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8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主义身份建构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德霞 《理论导刊》2007,23(3):52-54
消费主义盛行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把消费当作自身身份建构的重要方式。在消费中,消费主义者寻求自身的自由、平等,并体味自身的价值所在。然而,这种身份构建方式是不合理的,它使人们成为物的奴隶,平等、自由也成为幻影。在当代,要清醒认识消费对于人类的意义所在,同时,要努力抵制消费主义。  相似文献   
2.
在考察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否实现时,要坚持关系思维、知行合一以及动机探析.笔者认为,某一意识形态只有在得到社会中大多数民众自觉主动的认可和践行时,才真正获得了领导权.意识形态主动权以及意识形态话语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在强调的重点、实现标志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均不相同,但是,三者又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张桂珍  杨德霞 《新视野》2012,(1):98-10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机制;二是宣传机制;三是认同机制。它们在时间上存在一种继起关系,在空间上又存在互动关系。基于此,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既要批判、整合和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注重执政者的自身改造和利益约束,改革和创新意识形态的宣传形式;还要在关注民众的利益与需求的基础上,提高民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针对学术界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意识形态的三种惯常看法,即(1)是错误的意识,歪曲甚至错误地表现生活,(2)是社会发展的阻力,不能适应生产力的物质条件方面发生的变化,(3)是专属于资产阶级的虚妄不实的理论体系等,用充分的论据、可靠的论证,一一提出反驳。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梦的主要内涵是希望通过个体的不懈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它表达了人类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的愿望,又具体形象地体现了美国的价值观,其传播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而传播倾向上又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所谓‘美国梦’包含了几个要素: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人们普遍相信,在美国人们面临均等的机会,个人凭借个人的实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就可以拥有一种崭新  相似文献   
6.
目前,许多高校鼓励开展活动,并把开展活动与否当做思想政治工作者业绩的参考标准之一。这一方面固然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但在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活动崇拜现象的出现。活动崇拜是一种过度重视活动的倾向。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将活动视为万能的武器。二是过分追求活动的数量和规模,忽略活动的质量。活动崇拜所带来的危害,一是影响活动载体的声誉。二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缺失。如何走出“活动崇拜”的误区?笔者认为,应做到三点:(一)以受教育者为本。它是开展活动的目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也是观察活动成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解决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要结合其特殊成因,提升针对性,多措并举。要涵养精神世界,提升人生境界;建立完善制度,减轻风险压力;强化队伍治理,增进干群互信;应对"本领危机",提高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中存在三大认识误区,一是生活话语、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三个语境的混淆不清,二是在方法上存在夸大普遍性忽视个别性的倾向,三是夸大人类性忽视阶级性.为此我们应当严格区分三个语境的"普世价值",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普世价值",并注意其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主要有如下表现:在认识方法上颠倒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认为“观念统治世界”;在存在问题上陷入永恒性的幻想,认为意识形态本身以及意识形态所维护的社会是永存的;在功能上与阶级利益存在异己性;在内容上满足于表面的直观,避求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要从国家权力的高度看待意识形态领导权。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就是要发挥意识形态对国家权力的建构功能,实现对国家权力的形象塑造、体系建构、合法性辩护和运转支持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涉及意识形态与民众之间、意识形态之间以及意识形态与国家制度之间三个方面的关系。在实践中,要实现彰显思想魅力与掌控意识形态资源协同推进、强制手段与非强制手段共同发力、思想指引与制度建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