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课堂的第一重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整堂课的和谐发展定下基调,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  相似文献   
2.
仿"六四"式手枪是能发射"六四"式手枪弹的自制手枪,最初产自贵州省,早期产品产量少、可靠性差,制作工艺粗劣,价格高昂,因此流通性不强。后期经改良,制作工艺及性能有所提升,由早期的射击一发子弹后需手动上膛方可完成再次射击的非自动产品改良为可自动上膛、完成连续射击的自动产品;且由原有的滑膛形式发展出线膛形式,射击距离及弹头稳定性均有大幅提升;加上其携带方便、杀伤力大、威慑效果好、价格适中等特点,已成为抢劫案件、涉黑案  相似文献   
3.
西柏坡统战文化,是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结晶,具有丰富的统战文化内涵。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观点出发,结合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具体探索实践,以政治基础、政治主题、基本原则、思想精髓、制度贡献为基点,全面解读西柏坡统战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林苗  王殿民 《台声》2013,(4):96-97
王海英,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原籍台湾省高雄。现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多年来,王海英顽强拼搏,置身声乐艺术教育,精心培养下一代,成为河北省优秀台胞代表。  相似文献   
5.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内在地包含民族团结的逻辑起点、逻辑目标以及实现路径。基于群体共同利益而不断扩大的民族交往是民族团结的出发点,以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的民族交流是民族团结的价值追求,共生和谐的民族交融是民族团结的实践路径。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重新梳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的价值旨趣和实践指向,厘清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理论关联,不仅有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认识民族及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而且有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