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0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中国政治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甸当前政治经济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缅甸的政治、经济局势值得深入观察.制订新宪法是缅甸 "民主路线图"七步计划的第一步.经过将近9个月的休会之后,旨在为缅甸新宪法制订架构的新一轮国民大会于2006年10月10日复会,这有力地推动了缅甸民主路线图计划的实施.但是,美国的打压有可能导致缅甸军政府放缓民主改革的进程. 尽管如此,在"先经济,后政治"方针的指引下,缅甸政府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借助中国的经验,开展经济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缅甸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件。中国入世的第二天,江泽民主席便访问了缅甸,并承诺中国会根据《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框架文件的联合声明》,鼓励中国企业到缅甸投资,继续向缅甸提供援助,在农业、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合作。另一重大事件是,2002年早些时候,在联合国特使拉扎立·伊斯梅尔(马来西亚人)的斡旋下,缅甸政府和反对派达成共识,昂山素季无条件获释。2003年1月6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访华,江主席答应提供2亿美元低息贷款,并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方面与缅甸加强合作。2003年1月14日,李岚清副总理访缅,商定在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加强合作,并提出具体方案,免除部分到期债务,签署了3个文件。但愿以此为契机,缅甸能走上既改革又开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4.
缅甸反政府武装与政府握手言和林锡星1993年10月,缅甸最大的反政府武装克钦独立军同缅甸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举行和谈,后来沿泰国边界的克伦、孟和克伦尼(克耶)也分别同中央政府举行了和谈。缅甸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分别与单独的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集团进行双...  相似文献   
5.
缅甸的外资立法与政策林锡星缅甸是东南亚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面积约67万多平方公里。缅甸地大、物傅、人稀。全国只有5000万人口。在全国6760万公项土地中,只有12%被开垦为耕地。全国的江河水容量为7亿英亩英尺,目前被开发利用的仅为1%。一...  相似文献   
6.
粉碎一起由军事强人———奈温的亲属策划的家庭政变对许多人来说是好消息 ,但这对民主发展并没有什么帮助。奈温的亲属告诉审问者 ,他们策划政变是因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他们损失了许多钱 ,而且他们不再享有特权。没有人会相信那些被逮捕的人竟然会策划一场“政变”。这起粉碎政变最有可能的目的便是军政府自身在为后奈温时代做准备。军政府旨在打垮奈温家庭势力的紧急行动非常明智。他们不希望出现另一股势力。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二战中和二战后,分别进行了军事上的"南征"和经济上的"南进",而联结这两者的,居然是"缩水"且"变味"的战争赔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日本在二战初期闯进的东南亚区域,大致存在三类国家,一是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这三个英、荷、美的殖民地,当局向日军投降后,当地人的主流是反抗日本侵略的,尤其有很多华侨在日军管制过程中惨遭屠杀;二是法属印度支那,由于法国1940年6月向纳粹德国投降,法国在东方的殖民军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缅甸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冷战期间,中国对缅甸采取党对党、政府对政府的双重政策。1988 年缅甸发生政治动乱后,中国终止了对缅共的支持。1989 年4 月缅共因发生内讧而解体,年迈的领导人被遗弃,这一中缅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不复存在。鉴于共同的世界观,中缅双方高层人员往来频繁。双方高级将领也经常互访,以加强缅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人事关系  相似文献   
9.
缅甸华人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缅山水相连,两国边界线长达2000多公里,有1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很早以前就有侨民互为侨居,在血缘上有通婚之谊。几百年来越界移居缅甸的中国侨民,同当地土著居民通婚,抚儿育女,后代生聚渐繁,并同当地的社会融为一体。因此,缅甸人称中国人为“胞波”(意即同胞兄弟)。  相似文献   
10.
中缅经济关系发展与中国对缅经济技术的援助林锡星中缅经贸关系的沿变抗日战争时期,修筑了滇缅公路,我国借助缅甸的仰光港口,经过印度洋通往中东和欧洲,较从广东黄埔港出海,绕道马六甲海峡,去中东和欧洲,要节省里程5000公里。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是抗战的大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