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经验证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日两国所获得的国际R&D资本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产生于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会自我强化,存在马太效应。R&D溢出异质性及其马太效应使得日本的技术进步是以自主研发为主、借鉴吸收为辅,而中国走的是借鉴吸收为主、自主研发为辅的技术进步道路。同时研究还发现,中国通过进口高技术产品或者中间品,经过学习、吸收和再创新,是实现技术快速进步的最有力渠道。  相似文献   
2.
根据经济增长分解框架,本文将1989~2007年长三角各地区劳均产出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以及资本深化三个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收敛性检验框架分析了各个因素对产出的影响。从分解的各个因素来看,技术效率提高和资本深化对劳均产出起了收敛作用,技术进步对劳均产出起了发散作用。在三个因素中,对劳均产出增长影响最大的是技术进步因素。总体而言,1989~2007年问,尽管技术进步对劳均产出收敛性产生消极作用,但是效率提高和资本深化的收敛作用最终使得劳均产出产生了收敛性。  相似文献   
3.
肖文  林高榜 《台湾研究》2008,(2):6-9,41
随着宏观经济调控的深入,大陆更注重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的体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要求大陆引进外资、台资从简单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引资区位有所转移。这些引资的新特点,为台商大陆投资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和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台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最近这一轮的大陆宏观经济调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