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欧诺 《前沿》2003,(2):17-18
对于让·梅叶 ,我是很晚才注意到的。这同我个人涉猎范围有限这个直接原因外 ,主要是因为西方哲学史著作对他长期忽略或“忘却”的结果。按照陈修斋、杨祖陶二位先生的说法 ,资产阶级革命告终以后 ,资产阶级连自己在革命前利用过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也都要抹煞 ,何况对梅叶这样具有反映劳动人民利益和要求的激进思想的哲学家呢。因此 ,梅叶之被长期埋没 ,似乎成了历史的必然。好在一些有责任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工作者们 ,通过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 ,已开始恢复梅叶在哲学史上的应有的地位。的确 ,梅叶有很多过人之处 ,即使在历史巨人行列…  相似文献   
2.
《说不尽的苏格拉底》西方文明是同古希腊联系在一起的,而古希腊由于苏格拉底的诞生恰如皇冠上镶嵌了璀灿的宝石。这篇散文记述了他的哲学、他的智慧、他的经历和生活以及对世界万物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欧诺 《党建与人才》2003,(3):43-43,47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提出的重要哲学命题。这一命题提出后,引起整个哲学界的广泛注意和讨论。我自习读哲学以来,每当想起这一命题,就心潮起伏,为笛卡尔那种敢于破旧、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寻根究底的精神所鼓舞,同时对各种迷信和盲从、甚至崇尚迷信和习惯盲从的行为至今长盛不衰甚感忧虑和不安。勒纳·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出生于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不幸的是他母亲在他出生后14个月就去世了。他8岁时被送到一个教会学校学习,在那里他受到了良好的哲学、神学和数学等领域典籍研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为其日后的研究生涯奠定了坚…  相似文献   
4.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受争议者之一。有人因为他行为怪癖,竟怀疑他精神是否正常;有人因为他思想独特,称他为“晦涩哲人”;有人还冠以他“哭泣的哲学家称号。因为据说赫拉克利特在认识到“万物常流,无物常驻”的道理时曾十分悲哀地痛哭了一场。当然,赞美他的人也非常多,而且都是堪称重量级的人物。有一则轶事说,当欧里庇得斯把赫拉克利特的著作残篇送给苏格拉底并询问他的意见时,苏格拉底爽快地回答说:我了解的部分是美妙的,而且我想,我所不了解的部分也应该是美妙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赫拉克利特时不无动情地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