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政风与政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风是一种政治现象 ,它的建设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也是执政党必须重视的大事。政风与政府形象、党风、民风、政纪等关系密切。科学界定政风的内容体系 ,加强政风建设与行政伦理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克服官本位意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 ,都是当前政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政风建设成效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借鉴国外反腐经验 ,我国反腐败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对策 :一是加快廉政立法进程 ,二是进一步发挥政协暨各民主党派对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作用 ;三是新闻媒体的独立性和扩大其活动的自由度 ;四是统一指挥、协调各廉政机构和监督机制的活动。吸取前苏共和苏联的教训 ,我国反腐败工作当前应集中精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继续深入地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二是制止和消除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中实际存在的特权现象 ;三是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的监督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3.
官僚主义是寄生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身上的有害“病菌” ,官僚主义现象的存在 ,反映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种病态”。[1] 什么是官僚主义 ,很难给予一个准确定义。由于官僚主义存在的广泛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在现实中 ,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不健康心理 ,错误观念 ,以及公务活动中主观主义、命令主义、事务主义、个人主义、本位主义、自由主义、宗派主义、唯心主义等的种种表现 ,统统被归入了官僚主义的范畴 ,通常也被称为“官僚病”或“官场病”。官僚主义对于国家机关和社会的危害是明显的 ,轻…  相似文献   
4.
乡镇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体制问题 ,已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不同的观点中 ,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已经不能仅仅从行政体制本身来考虑改革如何深化 ,必须跳出行政体制的局限 ,从更高的层面 ,例如乡镇建制的存与废来进行思考 ,以求能够彻底解决乡镇存在的诸多难题。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之所以不能局限于精简的思路 ,是因为原有框架下的精简已经走到了末路。因此 ,欲求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必须要有思路上的突破 ,要有对策上的创新。没有大动作的改革 ,不跳出原有框架 ,肯定还会走上精简与膨胀循环的老路。大动作的改革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乡镇建制的存废问题 ,二是乡镇体制与治理模式创新的问题 ,三是职能转变与机构精简问题。  相似文献   
5.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辩证法思想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具体运用。反映老子和他的后继者们思想的著作《老子》,通篇充满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其内容不仅涉及自然现象、养生、军事等方面,尤其体现在国家治理方面。它对秦以后的中国社会长期产生着重要影响,及至现代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无为而无不为”是辩证统一关系,“无为”是条件,“无不为”是结果。前一个“为”,是指不该不当的错误之为,后一个“为”,是指应该应当的、合情合理的正确之为。也就是说,必须先做到“无为”,才能后得到“无不为”;必须“无为而治”,才能治理好国…  相似文献   
6.
官本位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 ,必须坚决克服“官本位”意识。官本位概念目前还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 ,包含有多层面的意思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 ,官本位是一种社会机制 ;从心理学的层面看 ,它反映的是一种官职崇拜 ,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 ;从思维方面来看 ,官本位意识是一种以官为本、官贵民轻的思想意识。官本位意识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且具有普遍性。在今天 ,其落后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克服官本位意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企业组织制度改革与政企分开汪风清我国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伴随这一过程,一直困扰人们头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企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才能切实实现政企分开的问题。切实解决政企分开,最关键的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产权关系,二是企业组...  相似文献   
8.
西方权力理论研究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是什么?在中国,权力自古被看成是很神秘的东西,因而基本上也没有专门的理论研究。如果说有,则只有人治政治下权谋或权术的实践经验的流传。直至孙中山,才开始用近代思想理论研究权力现象。但是,孙中山的研究也只限于引进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如“主权在民”的思想和分权学说等。在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等少数几个国家),权力理论的研究历史较长,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因此,理论成果较丰,西方国家对于权力现象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权力概念明确权力一词,在英语中为Power,其基本含义是指某种力量或能力。当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