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牛方玉 《理论前沿》2007,(18):24-25
传统管理学侧重于从"物"的角度把握管理对象,这是管理学的物理视角。现代管理学开始强调从"人"的角度把握管理对象,这是管理学的伦理视角。管理物理与管理伦理各有其视角特征,二者共同构成管理学的双重结构。  相似文献   
2.
牛方玉 《理论学刊》2005,2(9):17-20
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向视角透视亚细亚生产方式,农村公社实际上构成了东西方社会共同的起点,而东西方历史最初的差异即源于公社不同的历史命运.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中,农村公社解体了;东方社会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农村公社也从自由价值的体现而异化为一种奴役性关系.农村公社概念的揭示确立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在马克思西欧历史向度的社会形态理论中的历史和逻辑定位.  相似文献   
3.
牛方玉 《理论学刊》2004,28(4):98-101
长期以来,史学界单纯强调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科学性质,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价值意蕴,由此而遮蔽了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价值视野的自觉省察,在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中造成了一系列难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4.
浅论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私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权的内涵应该突破民事权利的苑围,作扩大意义的解释.界定为个人权利,即个人应该享有的各种权利。我国传统社会不具备保障私权实现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私权文化开始形成:改革实现了利益个别化.为私权文化的形成和私权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催化了权利意识的萌醒:对外开放使西方国家的民主、法治、人权观念大量进入我国:关注民生、推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促使私权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命题再阐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牛方玉 《理论学刊》2008,2(1):101-104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创造者命题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历史事实层面的,通常提法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一个是历史价值层面的,相当于汉语表达习惯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历史价值层面的特殊命题,"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有其具体的确切的内涵."人民群众"是指无产阶级先锋队及其联合的力量,"历史的创造"是指自觉的人类历史的创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深刻地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视角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达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私权内涵应该突破民事权利的苑囿,作扩大意义的解释,界定为个人权利,即以个人为目的应该享有的各种权利。我国传统社会不具备保障实现私权的合适土壤。改革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私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改革实现了利益个别化,为私权文化形成与私权保障奠定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与发展有利于权利意识萌醒;对外开放使西方国家的民主、法治、人权观念大量进入我国;关注民生、促进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促使私权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