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从1991年起,我们每年都抽出几天时间.到吴江市杨文头村进行跟踪调查,这已是第三次.我们于1993年10月25日进村,参观工厂,访问农户,与干部谈心,历时六天,对这个被吴江市命名为农村“带头羊”的村.可以说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一代学人南京大学教授程千帆先生走了。6月3日去世,次日火化,不让众多敬爱他的好友和弟子们为之送行,悄然乘鹤西去。我想到;前不久辞世的赵朴初老遗诗有云:“明月清风,何劳寻觅。“赵、程两老均为诗人,他们的心境都是纯真的,自然也是相通的。程老常说:“自己是一个单纯的人“。“单纯“是个十分平常的用词,但在程老身上,却显现出可敬佩的人格魅力。“文革“浩劫结束后,人们深怕“七八年再来一次“,说话多心有余悸。然而“单纯“的程老,不因1957年“反右“中以言获罪而缄口,依然知无不言。明知是逆耳之言,别人不爱听,话到口边,照说不误,他从武汉调到南京后不久,被推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在一次会议上,他明确表示,做了政协委员,就得  相似文献   
3.
我们一年一度去吴江县江村——庙港乡开弦弓村作社会调查。1991年10月,访问江村结束后,吴江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克同志建议我们去金家坝镇杨坟头村看看,据说,这个村近几年来突飞猛进,发展较快,颇有后来居上之势,于是,我们沐浴着金色秋阳,驱车来到这个位于县的东部的边远村庄。为了有别于我们每年必去的江村,姑称之为吴江又一村罢。 村名由来 又一村为何名“杨坟头”?相传,明朝中期有个姓杨的将军,乘船经过此地,发现这里风水好,嘱咐家人:“百年之后,吾墓葬于此”。杨坟头村名即由此而来。实际上,村上从没有姓杨的人家落户。世代相传,叫惯了,听惯了,谁也没有对这个村名,表示过异议。如今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  相似文献   
4.
几年之前,吴江市盛泽镇杨扇村尚默默无闻。1992年,该村一跃成为吴江市村办工业的“领头羊”,与金家坝乡杨文头村,一南一北,并列为“双杨工程”。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我们于1992年和1993年两度往访,颇有感慨。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发现一件有关国共第二次合作,叶剑英同志在湖南南岳游击训练班的重要史料。这是一篇抗日战争时期被国民党战时新闻检查处以“关系军事机密”,“应予禁载”的新闻通讯,实际上是国民党当局不让人民群众知道共产党如何在与国民党合作,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帮助国民党培训游击干部方面的真实情况。通讯作者是桂林国际新闻社(中共领导的新闻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