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对疗病也有某种辅助作用,农业上有卤水选种,渔业上用于腌制,工业上更是重要的原料,这都是我们所知道的。但在中国古代,盐与礼仪文化还有密切的关系,这却不是人所共知的了。  相似文献   
2.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杨椋注:“輮、屈,槁、枯,暴、乾,挺、直也。”杨说为后来的多数学者所采用。梁启雄《苟子简注》引用杨注之后,又引用  相似文献   
3.
说“巉岩”     
“巉岩”是常用的联绵词,但近来对它的解释却常常发生错误。本文试图指出这些错误,并探索该词的本义和别义。李白《蜀道难》中有这样的诗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其中“巉岩”一词,传统的解释是形容山势峻险的样子,《李太白全集》王琦注引李善《文选》注说:“山石高峻之貌”,尽管不甚贴切,但还不太离谱,并没有分训。近年来的唐诗选注本,却往往把它作为偏正结构的复合词而分训了,或解释为“高峻的山岩”、“险峻的山岩”,  相似文献   
4.
汉代语词,有习见而难得确诂者,“肺腑”、“录囚”亦其例也。本文以大量用例说明:“肺腑”当读“柿附”,以木札木皮喻疏末之亲,扩大之,则非嫡系亲属亦可称“肺腑”;“录囚徒”则为省察囚徒,“录”字先秦两汉有省察义。  相似文献   
5.
时下,许多文化人对过去一些称呼的文化内涵已经不甚了解.大约10年前,北京某位年轻的教授称:"费孝通对我真客气,写信称我为弟."大有洋洋得意之态.当时南京师大的一位老教授听说了,连声说"可笑".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诉诸文字时是称学生为"弟"的,弟就是弟子.  相似文献   
6.
“局”字字形,小篆写作“局”,它的形声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便间隔不通,于是诸家只有曲为之说。《说文》隶“局”字于口部之下。大徐本说:“局,促也,从口在尺下,复局之。一曰博,所以行棋,象形。”这里两说并存,一是会意,但口在尺下怎么能得出局促的意思呢?另一说是象形,然而此字怎么会象博局的形状呢?这两说都难以成立。尽管徐锴、段玉裁、朱骏声、王筠等人作了许多解释,还是不能令人信服。另一些学者则另立新说。徐灏《说文解  相似文献   
7.
唐代白话诗人王梵志的诗作,国内已有两个整理本,一个是张锡厚先生的《王梵志诗校辑》(以下简称《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另一个是项楚先生的《王梵志诗校注》(以下简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张本在前,广事搜罗并加校注,提供了一个足供继续研究的较好的本子,功不可没。项本在后,吸收了本人及他人的研究成果,补充了一些诗作,后出转精。其他学人,关于王梵志诗校释的论文,为数也不少。笔者近年“预流”于敦煌学的研究,已成十余万字文稿,现刺取王梵志诗语词札记七则,成此拙文,以就正于学界。为便检阅王梵志原诗,在括号中标明张本和项本对各首诗所标的序号,张本在前,项本在后,中间用斜线隔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