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冰心趣事     
舒立 《党政论坛》2009,(2):49-49
冰心老人的爱猫是一只白色的大猫,名字叫“咪咪”。咪咪的毛很长,但不是纯白的,在它后腰的一侧长有一块一寸大小的圆黑点。另外它的尾巴也是黑的。  相似文献   
2.
舒立 《瞭望》1984,(52)
立案审查一九八二年八月七日。深圳市新园宾馆的一间铺着绿地毯的会议室里,与会者一齐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一位年届六旬的老同志——中纪委工作组组长老郑。因为他将决定是否对前届市委常委、市政法委员会主任郝敏立案审查。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书贵,一本书要价几十美元上百美元是常事,不但中国留学生受不了,就是美国学生也大喊吃不消。书价高的原因是纸张质量好,印刷精美,学生用的教科书彩印漂亮,书的插图不是平面图,而是立体图。一般美国知识阶层对付新书价高的一种方式便是跑旧书店。如果中国的留学生或学者在美国开始跑旧书店,那么,这表示他已经摸清门道了。  相似文献   
4.
    
舒立 《党建文汇》2007,(7):52-52
一本小说提到“评定一个地方的生活质量,看那里人的牙齿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5.
舒立  炳君 《政策瞭望》2003,(10):37-38
我国加入WTO之后,许多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开始学习和研究WTO规则。实际上,当我国的经济和全球融为一体后,我国企业不论大小都会与国外同行发生各种法律关系,即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舒立  杨浪 《瞭望》1993,(13)
从一年多以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做为中国第一家保税区宣告成立至今,中国沿海地区已有十三个保税区被批准兴建,八个保税区通过验收正式启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各种资料、消息、综述好象已经把保税区变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分布在中国重要沿海城市和内陆口岸的新兴的保税区,这些英文可译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的地方,其经济行为到底包含着什么样的原动力和内涵呢?她们已经并将会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冲击呢?  相似文献   
7.
舒立 《瞭望》1985,(20)
一家门面既小,设备也差,又是属于“小集体”的小厂,却有着奇特的魅力:全厂一百多名青年,一个个“铁了心要在这儿干下去”,纵然有机会转到国营厂,也说啥不肯离开;相反,不少国营厂的工人、技术员想往这儿调的倒大有人在! 这个小厂,就是坐落在西安市北郊的太华车辆机械修造厂。 太华厂的这种奇特魅力,来自一个奇特的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