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法律   5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法医学检案中,经常要对尸体上的损伤进行检验以确定生前伤或死后伤,并要鉴定损伤时间.损伤超过8小时者一般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可以解决,但损伤后经过时间较短,单用组织学方法不能解决,如利用酶活性反应方法和利用在组织内细胞内进行特异、灵敏、稳定的抗原抗体反应,可以较准确鉴定损伤时间.Perper J. A. Raek Allio、Tanaka、Fatteh等报导用组织化学方法鉴定损伤时间,祝家镇、刘世仓教授近年来也有报道,但用免疫组化学方法来鉴定损伤后早期时间,就作者所知,国内、外未见报道,而FN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国内外已有报道.本文  相似文献   
2.
在影响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的诸多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单一考虑温度因素推断PMI具有局限性.累积日度(accumulated degree days,ADD)是有关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同时兼顾环境温度和经历时间两大变量,通过建立ADD与某些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用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死后48h内家兔体内氯氮平再分布规律,为相关法医鉴定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取家兔15只,随机分为5组,以氯氮平灌胃,分别于死后0、6、12、24、48h取心血、外周静脉血、尿液、肝组织检测氯氮平浓度。结果家兔死亡后心血、外周静脉血、肝脏氯氮平浓度不断升高,尿液氯氮平浓度不断降低;死后早期浓度变化率大于晚期浓度变化率。死后48h心血、外周静脉血、肝脏、尿液氯氮平浓度分别为死后0h各检材氯氮平浓度的418%、193%、154%和29%。结论死亡一段时间后,提取生物检材,检测出的氯氮平浓度并不能准确反映刚死时的实际浓度。  相似文献   
4.
1案例资料例1某男,64岁,进食含有毒鼠强的面粉包的饺子后出现抽搐、呕吐等症状,急送医院抢救,住院8d,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曾多次发生抽搐,第22d突然死亡。死后2d尸体检验:尸斑暗红色,尸僵较强,口唇、十指指端发绀。心脏重275g,各瓣膜周径及室壁厚度基本正常,心腔内可见鸡脂样凝血块。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粥样硬化,狭窄达Ⅱ级,左旋支狭窄达Ⅰ级,右冠状动脉基本正常。双侧胸腔有少量淡红色积液,右肺与胸壁轻度粘连。脑重1600g,基底动脉节段性粥样硬化,脑表面及切面未见明显出血、坏死等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心肌纤维粗大,局部区域肌浆凝聚,收…  相似文献   
5.
<正> 食管粘膜剥脱罕见,本文首次报告胸部被拳击致食管粘膜剥脱一例,并复习文献,对这一特殊损伤现象的致伤原理及损伤鉴定简要讨论如下: 女,25岁,农民。1988年9月割稻时与他人争吵,在口干舌燥的情况下胸部遭拳击后,自感胸部不适,2小时后呕吐。呕吐是在上午空腹时,呕出物为鲜血及少许食物,共约300ml,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肉浸渍液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pH两指标联用在PMI推断上的意义。方法 SD大鼠处死后,保存在25℃环境中,于不同PMI提取大鼠后肢肌肉制备匀浆液,测定浸渍液EC和pH。分析EC、pH两指标联合使用推断PMI的意义。结果 EC、pH两指标随PMI均呈现阶段性变化:1d内,pH明显下降,EC无明显变化;2~3d,EC、pH均快速增大;4~10d,EC继续增大,而pH变化不明显。EC、pH联合使用,有助于划分PMI时段,以及特定时段内指标的优化:1d内,选择pH最佳,2~3d,EC、pH联用最佳,4~10d,选择EC最佳。结论 EC、pH联用有助于提高PMI推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阶段性,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明确,因而使得医学科学未知领域甚多,成为一门复杂的实践性学科,这也决定了医疗损害参与程度只能通过有限的证据及经验来评定。所以,尽管从理论上讲,应该能够把医疗损害参与程度的量化做到无缝隙衔接~([1]),但其可操作性较差。这也是为何自渡边富雄教授提出事故寄予度概念后从未得到相应应用,而后被若杉长英教授提出的外因相关判断标准所替代的原因[2]。因此,在进行医疗  相似文献   
8.
鉴于法医学痕量分析中生物样本的复杂性以及目标物的痕量性,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从复杂基质中获得足量的目标物。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MNP)凭借其独特的超顺磁性、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相容性、尺寸小、较高的比表面积等特性,已在生物医药、药物递送和药物分离等多个研究领域显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将MNP应用于法医检材的前处理,最大程度地增加目标物的提取率,尽可能减少干扰因素以满足目标物痕量分析要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NP在法医毒物分析、环境法医学、痕量物证分析和刑事侦查领域的应用进展,为MNP在法医学痕量分析中的应用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死亡时间(PMI)大鼠肝脏浸渍液电导率(EC)及其相关化学小分子的含量与晚期PMI的关系,从而探讨应用组织EC推断PMI的可能性以及EC的内在变化机制。方法 选用48只成年健康无病原体SD大鼠,在同一时间处死后保存于25℃左右的恒温环境中,分别于死后7 d内提取大鼠肝组织并制成匀浆浸渍液,测定浸渍液EC及其常见小分子(电解质、微量元素、无机氮)的含量,并分析肝组织EC、导电小分子以及PMI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鼠死后7 d内,随着PMI的延长,肝脏的EC明显增加,钙离子、镁离子、无机磷、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也随着PMI的增加而明显增加R2=(0.93~0.99)。钾离子和尿酸的含量随着PMI的延长而上下波动,其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1 d后,没有检测到钠离子和氯离子。此外,钙离子、镁离子、无机磷、尿素氮和肌酐与EC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7~0.98)。结论 利用EC和多种肝脏化学小分子的含量变化来推断晚期PMI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且,这些化学小分子含量的变化也可能有助于理解死后肝脏分解过程中EC增加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0.
Alu家族是灵长类特有的短散在重复序列,在人类基因组内含量丰富,分布广泛,甲基化程度高,有种属特异性和插入变异,为法医DNA分析面临的许多问题提供了潜在的解决途径。目前,Alu元件在法医DNA分析中的应用包括:DNA定量、种属鉴定、种族鉴定、性别鉴定、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以及全基因组扩增等。本文总结各种基于Alu元件的法医DNA分析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探讨Alu元件的法医学研究和应用前景,供相关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