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优秀企业家群体的涌现,是以提升企业家的哲学素养为前提的。企业家只有具备了深厚的哲学素养才能以执着的精神献身企业,才能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凝聚员工,才能最终站在哲学的高度把握企业经营,使企业发展壮大。企业家应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勤奋学习,并在全社会创设出尊重企业家、崇尚理性的文化氛围,这是提升我国企业家哲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在这一引领过程中,尊重社会思潮的差异与多样,不能简单地去取代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前提;不能简单地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加以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混合体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正确态度和具体做法;不断增强解决历史遗留和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的能力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和保证。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与人格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以提升人的价值为宗旨 ,它与人格塑造有着内在的联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塑造高素质人格的途径之一 ,它必将使企业员工的人格素质普遍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民族企业振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从培养企业后备人才的发展战略出发,着重阐述大学生企业意识及大学生企业意识教育的现状,揭示培养大学生企业意识的紧迫性,提出培养大学生企业意识的有效途径.意在唤起大学生及全社会一种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倡导人们思维超前,未雨绸缪,面向世界,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曾经明确提出:要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这提出了一个需要我们党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首先是工人阶级不断变化中的需要。这是我们党代表人民利益,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基本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6.
打造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细胞,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有所作为,首先从创建和谐企业做起。企业家必须提升自身的素质,坚持科学发展观,并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坚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理念,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强化创新意识,才能使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即农民工自身素质状况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要求我们应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和工会的作用,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农民工的素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