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大鼠骨骼肌挫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ICAM-1)mRNA表达。分析其与挫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骨骼肌挫伤模型.分别取伤后0.5、1、6、12、18、24、30h及对照组检材。检材冰冻切片后进行FIS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大鼠骨骼肌挫伤后ICAM-1mRNA的表达6h达到峰值,18h下降至对照组的3.46倍.随后继续升高。结论大鼠骨骼肌挫伤后30h内ICAM—1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可望作为推断骨骼肌早期损伤时间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检测大鼠骨骼肌挫伤后卷曲受体蛋白2(frizzled-2,Fzd2)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损伤时间推断的指标。方法利用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及损伤后4~48 h每4 h大鼠骨骼肌中Fzd2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 Fzd2 mRNA在损伤后24 h、36 h、40 h相对表达量增高,24 h组表达量达正常对照组的两倍(P0.05);而Fzd2蛋白在损伤后相对表达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大鼠骨骼肌损伤后Fzd2 mRNA在一定时间内的表达变化情况可以作为多指标联合推断损伤时间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人体肺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对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进行检测,同时以10例CO中毒死者为对照:采用图像分析仪及Image—pro plus 5.0.2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计算阳性肥大细胞数及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荧光表达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肺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休克死亡人体肺组织中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的表达增强.可作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形态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6.
连环式恐怖袭击是除独狼式恐怖袭击、协同式恐怖袭击、团队(体)式恐怖袭击、模仿式恐怖袭击、跨境式恐怖袭击外,恐怖主体用以宣传恐怖思想、实施恐怖袭击、获取恐怖收益的重要恐怖袭击模式。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分析连环式恐怖袭击的主体构成、目标确定、手段选择、武器使用、后果预设等共同特征;探索连环式恐怖袭击在袭击主体、袭击对象、袭击工具等维度的防控难点;从降低袭击主体衍生度、提升袭击对象抗逆力、中和袭击工具适配性等层面,强化防控连环式恐怖袭击政策措施的有效性,能够丰富恐怖袭击模式研究体系,有利于提升防控连环式恐怖袭击的能力,有利于恐怖袭击治理工作的系统性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