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贺江平 《湖湘论坛》2005,18(2):83-84
近年来高校扩招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便凸现出来。为此 ,我们必须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的社会环境、就业机制等方面为大学毕业生创造就业条件。  相似文献   
2.
县(市)、乡(镇)、村(居委会)三级基层女性干部参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是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社会问题,提高基层女性干部的参政比例是加快妇女解放进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的重要措施,是基层女性干部“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女性人才成长既要求其本人有良好的内在素质,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内因与外因有机结合,才能造就和培养女性人才.  相似文献   
4.
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创新思维又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现实情况却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还缺乏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尤其缺乏。高校要加强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激发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搭建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特别要在人才培养环境、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立项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注重女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