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恭城瑶族自治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抓沼气能源建设,到2005年底止,该县沼气池达5.7万座, 87%的农户用上沼气,沼气人户率居全国第一。在抓沼气能源建设过程中,该县还大力推广省柴节煤灶技术和开发利用太阳能。同时通过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把农田生态、森林生态、草地生态、水域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的自我循环,走出了一条  相似文献   
2.
"尊重劳动"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内容。从党的十六大将"尊重劳动"确立为党和国家重大方针到党的十八大,"尊重劳动"的方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重新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和进步,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一生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及其实践,正确地把握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摆脱照搬别国模式的做法,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万县市监察局近年来,在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作用,加强民主监督方面注重实效,采取“三变”做法,从而丰富了特约监察工作的内涵。 变单一活动为多维的活动。刚聘请和组建特约监察员队伍时,其活动仅限于值班接访,市监察局安排特约监察员每月20日轮流到市政纪案件举报中心值班,协助监察机关接待和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实践证明,单靠这一种活动,是远远不能发挥特约监察员应有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过程。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要代表与光辉典范,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与形成作出了历史性伟大贡献。毛泽东考察醴陵教育与萍浏醴起义,开始思索和寻找中国的出路,思考“中国往何处去”的革命道路出于对政治和国家前途的关心与忧心,毛泽东读了很多书籍,试图从学理上思索和寻找到国家与人民的出路。起初,  相似文献   
6.
梧州市以政风评议为主线,以政务公开为载体,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倾力打造学习型、效率型、服务型、法制型、信用型政府,着力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助推梧州经济的新一轮快速发展,政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为民办实事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各单位注重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深入基层,解决群众生产、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政风评议的过程变成惠及各类投资者和广大市民的过程。市教育局通过发放  相似文献   
7.
红色资源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新时代,高校不仅要充分发掘红色资源蕴含的育人因素,而且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并要通过构建红色资源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相融合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以期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切实做好建立和坚持特约监察员制度,拓宽民主监督领域,强化合署后的行政监察职能,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察体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落实反腐败斗争三项任务,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所面临的新课题。万县市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后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偿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需要在理论上、制度上作进一步研究,在实践中作出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重新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和进步,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一生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及其实践,正确地把握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摆脱照搬别国模式的做法,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邓世平  胡彬 《湘潮》2023,(6):48-50
<正>何孟雄,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人,北方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何孟雄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0余名党员之一,中国工农革命运动的杰出领导,党内较早反对“左”倾错误的骁将。他用光辉而短暂的一生践行和阐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同时也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