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邓明波  向绪伟 《人民论坛》2012,(20):228-229
马克思"实践"概念先后经过了提出、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马克思最早是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实践"概念的初步设想,但其在历史领域里仍属于唯心主义。直至马克思把社会生产看作实践的基础之后,其"实践"概念才从唯心史观,过渡到认识论意义上的一般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并最终转向本体论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  相似文献   
2.
论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根据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要求,以人为本伦理观、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生态经济伦理观以及和谐伦理观这四条伦理原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  相似文献   
3.
按照"比较宗教学"理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可归结为四方面的"比较":与科学、人文之比较;与其它多神教、泛神教相比较;与犹太教、基督宗教、巴哈伊教等相关宗教之比较;与世界各地的伊斯兰教之比较,与中国儒、释、道思想相比较。  相似文献   
4.
在民办高校,可以从教化论思路来培育大学生的和谐竞争观。教化的宗旨和任务就是对人的精神空间进行涵养化通,使精神空间从片面的、任性的个别性状态,扩展、提升为全面的普遍性状态,并达到完满、和谐、自由的程度,使人实现全新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品格。在教化论看来,和谐竞争观包括三个层面: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其中首先要实现的是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科技万能主义和经济利益至上论给人类带来了人性、社会、生态三重危机,给儒学的发展复兴带来了机会。同处改革复兴阶段的宗教文明的发展卓有成效,这对儒学的复兴造成了巨大压力。创新是儒学永葆生机的保障,要在儒学继承、传播和发展的实践中,坚持包容性和渗透性原则。"包容"和"渗透"是创新性的路径选择,要以理论革新为基础,更着重于实践行动。儒学的传承发展有赖于自身的改革创新,儒学的复兴则是渗透性和包容性的复兴,绝不是一家独鸣和儒学万能的复兴。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办高校主要举办职业教育,其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路径有别于教学科研型的普通教育,只有通过全面的职业教化作用,方能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只有积极推进职业规划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期末考核和师资建设中添加实践性元素和操作性环节,才能改变民办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落后现状。  相似文献   
7.
断奶应激引起母猪瘫痪的诊疗大伦农场畜牧公司六蒙猪场饲养长约、大长瘦肉型母猪400头,饲喂该公司饲料厂生产的母猪专用全价颗粒饲料。1994年6月和1997年8月分别发生3例断奶应激引起的母猪瘫痪。断奶瘫痪一般发生于断奶后第2~4d,多为产仔率高、哺乳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