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党代会暨中央全会报告考察,新中国外交战略大体经历了四次调整,并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20世纪50年代的一边倒是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结合;60年代的两个拳头打人是革命外交主导下的战略选择;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是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80年代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则标志着国家外交原则的确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演变的三个特点:始终贯穿着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型这条线索;党代会、中央全会对其反映具有前瞻或滞后性特点,并不总是一致;独立自主外交原则一直未发生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2.
南京解放之前,英国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了很大程度的协调、合作。随着国民党政权日趋瓦解,为维护在华利益,英国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的离心倾向凸显。新中国成立后,英国置美国的压力于不顾,自主地作出了与中共政权建立外交关系的政策。综观这一时期的英国对华政策,美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国家利益决定着英国对华外交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一论断精准定位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确立的时代背景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对美外交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引起发生变化的原因,有美国因素、苏联因素以及我们党自身奉行的原则和政策的因素.研究这段时间里,我们党对美关系的变化,对于考察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对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少铭 《传承》2007,(2):34-35
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有一句名言:“腐败是附着在权力上的咒语,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腐败的存在。”作为一个政党,尤其是执政党,  相似文献   
6.
在中情局影响下,美国政府认定在苏联没有直接介入朝鲜战争意愿的情况下,作为共产主义阵营的一部分,新中国不会大规模出兵朝鲜,从而作出了军事越过三八线、统一朝鲜的决策,逐渐把新中国逼到墙角。为维护国家安全,新中国艰难地作出了出兵朝鲜的决策。中美两国最终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考察美国的判断和决策过程,可以看出,中情局的情报评估并不是美国决策的决定性因素;对中苏关系的错误认识是美国政府战略误判的根本原因;安全受到威胁是新中国出兵朝鲜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