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欠缺要件的收养称谓极不统一,称为私自收养更为确切。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民间社会存在为数不少的私自收养情形,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应修改和完善收养法律制度,放宽收养条件,简化收养登记的程序,促进民众积极办理收养登记。欠缺要件收养的存在原因复杂,短期内难以消除,民政、公安、计生等部门应长期开展排查私自收养和动员民众办理收养登记的工作,采取有效的法律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雷春红 《理论月刊》2012,(2):106-109
为厘清身份权利体系,宜将亲属法上的身份权统称为亲属身份权,以区别于身份权、亲属权等称谓。亲属身份权是以义务为中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是具有相对性的绝对权,表现为对外的绝对性与对内的相对性。以此理论为基础,我国法律应明确规定配偶权概念,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定性为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追究第三人侵犯他人配偶权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攀枝花市仁和区委统战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使全区统一战线呈现出良好局面。一是引导统一战线成员投身全区经济社会建设。通过召开学习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会和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  相似文献   
4.
5.
《婚姻法(修正案)》关于夫妻财产制的规定体现出力求平衡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价值取向,但《婚姻法解释(三)》的某些规定过于保护个人财产权利,直接适用《物权法》《合同法》规则处理夫妻财产纠纷案件,造成婚姻当事人利益失衡。基于社会调查和现今人们婚姻家庭价值观念的考察结果,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应确立平衡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构建独立的夫妻财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民法学界通说认为,婚姻家庭法是私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但是,从法律体系架构的角度考察,婚姻家庭法并非只是私法。法律体系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并非绝对,二者互为关联、互相影响。以我国现行《婚姻法》文本为分析对象,可知强制性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占绝大部分;国家公权力介入婚姻家庭,维护弱者的权益相当必要。因此,有必要转换思路,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确认婚姻家庭法是公私混合法的性质,以求符合婚姻家庭的基本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学界关于离婚自由与限制、闻婚法定标准、解除军婚的特殊保护、离婚救济等离婚问题的论争,贯穿于新中国六十周年的历史,对相关离婚法律制度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以建国后社会发生变革和转型的时间为线索,采取叙事纪实的手法,回顾和再现这砦论争的精彩片段,分析和评述论争的历史背景、原因、内容、结果及影响,总结我国离婚法学的研究成就,为进一步探研离婚利益平衡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