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综合平衡的经济理论,是陈云同志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好四大乎衡理论,对于指导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简称《纲要》)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具有重大的和深远的政治经济意义。一、四大平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陈云认真总结他在1949—1956年新中国建设的过渡时期主持中央财经工作的实践特别是恢复和稳定经济、制止通货膨胀(下简称“通胀”)、减少国民经济波动的成功经验,于1957年初发表了(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著名讲话,初步形成了陈云的以四大平衡为核…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方式在客观上也与其他国家一样,呈现出周期性变动的特点和规律。在每一次周期中,国家都出台一套宏观经济政策来治理调整,而从政策的实施到取得成效都存在看明显的时间上的滞后期(滞后性)。认识和利用这种滞后性,对于在今后市场经济条件F,通过调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基点和时效期,来避免或减少这种滞后性及其产生的负效应,以确保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简称“纲要”)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很有必要。一、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性。动及宏观政策成效的滞后性分析(一)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