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1.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图书馆(以下简称"南洋院图书馆")是全球馆藏东南亚研究资料最为丰富的机构之一,亦名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图书馆,其前身可追溯到1946年成立的厦门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作为联结中国早期"南洋研究"与当代"东南亚研究"的重要载体,南洋院图书馆的历史变迁折射出中国人对东南亚认知和关注点的演变。时至今日,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机构遍地开花,但基础研究仍很薄弱。梳理和挖掘南洋院馆藏资料,既有助于厘清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发展脉络,亦有利于反思中国的东南亚历史研究尤其是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学术探索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美国一直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以下特点:明确的意识形态性;内容的广泛渗透性:形式的丰富多彩性等。这为中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几点启示: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明确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中国;注重历史教育;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等等。  相似文献   
3.
西伊里安争端,是荷兰与印尼因西伊里安地区的主权移交问题而引发的一场长达10余年的领土争端,争端在1960年代初发展为危机事态,双方一度将形势推到战争的边缘。美国作为印(尼)荷之间的主要平衡力量,长期以来奉行亲荷的消极中立政策。肯尼迪政府上台后,经过曲折的转变,最终改变了美国以往在该问题上的消极政策,通过积极的外交斡旋和联合国的干预,使这场区域领土危机得以和平解决。探讨肯尼迪政府对西伊里安问题的决策转变过程对研究冷战与反殖民主义的关系,以及分析美国处理他国领土问题的外交政策具:育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的缘起,从历史的长镜头看,它是战后东南亚区域主义长期发展的结果,在经历了多次区域合作的失败后,东南亚终于出现了稳定而有生命力的区域合作组织。另一方面,从1960年代的局部发展来看,东盟的成立又是因成立马来西亚联邦造成的区域冲突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5.
冷战格局形成后,在东南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印尼成为美国力图拉拢的对象,但美国以冷战思维为主导的遏制战略与印尼"积极和独立"的不结盟政策的差异却导致双方在外交事务,尤其是在中国问题上分歧严重。中国是美国在亚洲推行遏制政策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印尼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邻国,中国问题因此成为美国与印尼外交战略冲突的焦点,以及检验两国外交关系的试金石。本文通过对1950年至1954年间美国与印尼交往过程的历史考察,探讨中国因素在美国与印尼关系变动中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6.
肯尼迪执政时期,随着冷战战场向第三世界的转移,美国政府越来越致力于通过"国家建设"(Nation Building)①方针应对欠发达国家不断出现的"叛乱"问题,意图通过引导落后地区以发展现代化来消除共产主义"滋生的根源"。越南战争时期南越的"战略村计划"是肯尼迪政府在第三世界展开的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国家建设"行动。本文旨在通过对"战略村计划"从出台到实施再到失败这一过程的历史考察,分析肯尼迪政府对第三世界的"国家建设"方针存在的两点困境:一个是美国自身在"国家建设"中的定位问题,一个是文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