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发展的格局不仅是人口社群和各种社会经济体系在地域上布局与聚集的物理状态,也是一种无形而重要的战略资源与发展要素。发展格局的合理性,关系全国发展的经济社会活力及其可持续性,关系发展的自然成本与代价,关系整个国家与民族的长治久安。本文系统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中国发展格局的框架性制约作用,以及过去60年来我国资源环境格局、产业格局、人口与城乡格局的演变特征,认为塑造发展格局的驱动力已由抑制自然优势转变为激发与响应自然优势,发展格局正在朝绿色化与本质均衡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人类步入了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水平及在全球竞争体系和格局中的地位.而对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进行管理的干部队伍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竞争的成败.因此,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知识经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创新在培养创造型人才中的作用 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了高校德育创新必须发挥德育育人优势,注重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1.高校德育创新可激发创造型人才的创造力赖以形成和发展的非理性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传统教育是以人的理性因素发展的教育模式为主导的,忽视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尽管创新需要一定的理性知识,然而非理性因素却是一种能动的创造要素,因为“与智力比较,创造  相似文献   
4.
鲁春霞 《前线》2014,(2):65-66,12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以及法治政府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状况还不尽如人意、行政执法随意性较大、司法公信力不足等现象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法治信仰薄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法治信仰的内涵及实践意义,探寻培育法治信仰的有效路径,以保障和促进法治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鲁春霞 《世纪桥》2013,(5):30-31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政治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在《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中,对马克思“异化”概念和涂尔干“失范”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两者在理论体系中的作用相同,并且具有一致的理论前提和矫正目标,但是两者对人的本性看法不同、对生产活动和社会分工作用的理解存在分歧,因而形成了关于如何消除工人非人性化状态的不同构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体系,形成了突出的时代性、强烈的务实性、高度的民主性、鲜明的层次性、显著的互补性等多方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