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隨着考古工作的進展,關於北京建城史上爭議不休的一樁懸案逐漸被揭開謎底。據文獻記載,三千年前“周武王十一年伐紂,未及下車,封召公奭於北燕。”但這個燕國的故都(古稱薊城)究竟在哪裏,一直無踪迹可尋,學術界衆說紛紜。一九八四年,在京郊的房山琉璃河商周時期遺址的一座大型古墓中,出土了盉、罍二器,其上有銘文四十三字,記載了周武王褒揚召公,册封爲燕侯以及授民授疆的史實。由於這是首次發現燕王爲紀念此事而自作的禮器,用它陪葬的墓就應是燕國某代侯王之墓,而王侯之墓總是選在都城附近的。學術界因此認  相似文献   
2.
治平 《陕西检察》2002,(3):48-48
5月23日.紫阳县检察院彩旗飘扬,全院干警统一着新式检察服,隆重举行该院侦技大楼落成典礼暨反贪局挂牌仪式。市检察院党经哲检察长和紫阳县县长赵继民共同为该院反贪局成立揭牌。该院侦技大楼的落成,标志着紫阳县检察院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标志着紫阳县院科技强检工作迈出了新步伐。  相似文献   
3.
咫尺天涯春夜秋羡君终作故娜进 桑田磨海努待燮竹岛青梅恨白颐 兄弟阴倍力自弱困家圈结势方道 和平统一天人顾去︸起同心振九州胡秋原先生馨矍高年,不醉辗棘跋涉,自台愉履通赴人陵,焉祖圃和平杭一奔走呼髓,佘人感佩1.霆瞅小津,以焉髻鹰,亦晓促道雨岸同胞和好而歌也。次韻胡秋原中秋夜新疆@齊治平~~  相似文献   
4.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一一四○——一二○七年),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人。他生長在金兵佔領地區,目睹金兵對北方人民的殘酷蹂躪,從小就在心田裏埋下了對金貴族統治者的仇恨。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一一六一年),金兵大擧南犯,辛棄疾組織兩千人參加農民抗金起義軍。失敗後,他率部投歸南宋,力排朝廷中主和派的謬論,堅决主張抗金,收復中原,並提出一整套戰略方針和具體措施。對此,  相似文献   
5.
盛唐傑出詩人王維(七○一——七六一年),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後隨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爲河東人。二十一歲中進士,作大樂丞酃僦辽袝邑?故世稱王右丞。他不滿腐敗的權貴,寫過一些抨擊朝政和情調昂揚的文章和詩篇;但後來遭受??意志逐漸消沉。晚年遷居藍田輞川後,即過着半官半隱的悠閒生活。《舊唐書·王維傳》說他“晚年常齋,不衣文綵……彈琴賦詩,嘯詠終日”。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寫過許多寄情山水、描繪田園風光的詩篇,對當時和後世影響很大,有《王右丞集》。現在讓我們來欣賞他的山水詩《山居秋暝》:  相似文献   
6.
李商隱(八一三——八五八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唐文宗開成二年(八三七年)進士。他是晚唐的傑出詩人,遺作有《李義山詩集》和《樊南文集》,留下了六百多首詩篇。這裏介紹的是他的一首七言絕句。題為《夜雨寄北》,寫的是懷人思歸的一般題材,沒有任何雕飾,却贏得了歷代士林的讚許,傳誦不衰。全詩云: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却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從唐宣宗大中五年(八五一年)起,  相似文献   
7.
五年前,中國為了用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確定了要在農業、能源、交通運輸、機械電子、原材料等方面完成三十八項重大科技項目的任務。經過五年的努力,隨着這些項目的完成,共開發研製出大約三千九百項新技術、新成果。其中大部分填補了國內空白,一部分還達到了國際領先地位。有一千一百項已在生產中得到應用。並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農業科技有四十五項成果達到國際水平或國際先進水平。利用這些成果創造的經濟效益近七十億元人民幣。 農作物育種方面,培育出水稻、小麥、玉  相似文献   
8.
中國航空博物館位於首都北京北郊昌平縣境內的大湯山脚下,佔地五十多公頃,展品齊全珍貴。自去年十一月開館展出以來,已接待了五十多萬名觀衆,其中包括中國和外國的高級官員,以及各國、香港、澳門和台灣的航空界人士。  相似文献   
9.
治平 《法庭内外》2011,(2):37-37
面对空巢老人的精神孤寂乃至生活困难问题,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但现实情况是,面对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陸游(一一二五——一二一○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生當宋王朝腐敗衰落,金兵南侵,汴京(今河南開封)失守,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偏安臨安(今浙江杭州),实行屈膝求和政策之時。他飽嘗戰乱的逃亡生活,堅决主張抵抗金王朝統治者侵略、收復中原,因此遭到執掌朝政的投降派的忌恨和打擊,以致仕途坎坷。陸游二十九歲赴臨安應試,被举薦為第一名,排在投降派權臣秦桧的孫子之前,因此在複試時被秦檜除名。三十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