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立足中国自身、破解文化争辩、演绎未来趋向的主体性文明叙事,在文明的反思与抉择中生成以唯物史观中国逻辑关切现代文明的理论范式。基于不同时空坐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呈现出三种不同存在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展现其实然存在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趋向擘画其应然存在形态,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复归方式通过弥合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张力呈现其过程形态。新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始终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全面与协调的关系,不断推进文明实践的系统谋划与现实展开,开创一种全新现代文明的超越性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代文明”追求,萌发于中国共产党早期“青春之文明”构想和对“俄罗斯新文化”的向往,是在文明反思与抉择中生成的以马克思主义关切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新型概念表达。新启蒙运动后,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澄明对待中西文明的正确立场,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高度现代文化”锚定了自身文明追求;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和“西化”思潮,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指明中华文明“向前”的方向;新时代,习近平在文化传承语境中坚持守正创新,以“第二个结合”创新方法论正式提出并全面形塑了这一重大原创性概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概念是在古今中外对比和守正创新中对自身文明发展作出的创新标定,具有“术语革命”的理论想象力和实践引领力,支撑了新时代“文明”话语、“文化”话语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创新。  相似文献   
3.
齐道新 《探索》2023,(2):1-13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集中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不断形成,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内容,使其展现出多样化、层次化、系统化的构成样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在功能指向上呈现出目标话语、本质特征话语、原则要求话语和路径方法话语相配合的构成样态,在外部形态上呈现出理论性话语、实践性话语、制度性话语、价值性话语相协调的构成样态,在内在属性上呈现出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生活话语相统一的构成样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这些构成样态具有话语阐释功能、话语整合功能、话语导向功能、话语标识功能,全方位地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图景,凝聚多元主体力量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成样态的不断丰富与其功能的不断增强,既体现又推动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