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1.
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发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文章。这篇文章对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根据这些要求明确提出把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们在贯彻这一指示精神中,重点放在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将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变成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因此,我们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针,运用邓小平理论来回答现实中的问题,要求进教材又必领超越教材,进课堂又必须联系社会,进头脑又必须能动地指导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指导我党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其思想理论基础的三块基石 ,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 ,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分析吸取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存亡的历史教训 ,借鉴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周边国家发展经验而逐渐形成的。这就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点。一马克思从来就强调 ,他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而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不断地充实和完…  相似文献   
3.
前期儒家君民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期儒家代表人物重视君、民关系,孔子真诚要求君主关心民利、尊重民意,主张人格上的平等。孟子重民轻君,先民后君,认为民心决定君主的命运。荀子亦提出平政爱民,但特别主张强化君权,突出君民等级差别,提出以法制民,偏向于重君而轻民。贾谊大倡民本论,但目的在于安君。董仲舒亦主重民,但又表现出明显的屈民而伸君的倾向。前期儒家代表人物在君、民关系主张上的渐次变化,表明前期儒家代表人物的政治主张由理想向现实回归,因而促成了儒家思想与官方的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