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国峰  蒋淼 《行政论坛》2022,(6):118-126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高度耦合性,在法治国家建设背景下,法治化正是透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有效和更高质量的一个视角。在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中,我国初步建立起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但在制度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治理理念、方式和秩序的法治困境。对此,需要重构以权利为中心的环境法治体系,作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前提;以“差序协同”的理论推进环境利益共同体合作治理,以此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以“三治”有机融合的方式尊重生态环境治理差异性,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在宪法体制下,现代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不再仅局限于以直接指令、强制管理为主的方式,反而转移到以公共政策为重要手段的间接调控上来。公共政策与现代政府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政府活动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公共政策对现代政府的主要法治功能为:一般功能在于彰显法律的权威与效力,特殊功能在于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现代政府公共政策法治功能的实现路径是需要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和多种手段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3.
朱振辉  丁国峰 《求索》2013,(3):168-171
录囚制度是中国古代皇帝以及上级司法机关官员通过直接讯问已经判决而尚未执行之囚徒,检查各级司法机关决狱情况,发现并平反冤狱,纠正错案或督办久系未决案件,核验法官办案效果与效率的一种特殊诉讼制度。录囚制产生于西汉时期,唐代正式成为定制,是一种颇具人文关怀的刑事司法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法制日趋成熟的特色之一,并蕴含着公平正义的法治基本理念。它作为古代社会公权力对私权的救济制度,纠正执法偏差,拯救无辜,匡扶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古代录囚制度对当今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法律纠错程序制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共同富裕视阈下乡村振兴法治建设,需以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耦合、传统价值的嬗变,以及整体主义方法论和个体主义方法论为理论基础,进行法理阐释。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我国立法、司法、执法层面仍面临许多窘境:乡村振兴法律制度滞后、法律对经济主体需求关注不足以及乡村振兴资金分配程序缺位等。因此,共同富裕视角下我国乡村振兴法治化路径的优化,一方面,要确保乡村立法的时代性、主体性和乡村振兴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合法性,使其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坚定的支撑力量;另一方面,要减少政府在乡村振兴调节中的比重,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发挥更积极的效能,从法律层面促进被帮扶主体经济能力的提升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效率的提高。同时,在战略推进过程中要以农民为依归,重点关注农民平等发展权利的落实,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5.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定化既是对社会诉求的及时回应也是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从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主体的范围与效果看出,立法中强调对当事人的适用,但实践中应强调对法官的适用,然而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对法官的适用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笔者为此做出了一些简要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形势严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利益平衡,需对生态补偿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阐明生态补偿的内涵,分析生态补偿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生态补偿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构建可行性的生态补偿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垄断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由于缺乏作为准用标准的刑法规范,垄断犯罪缺乏用以归类的罪名以及具体承担责任的方式。追究垄断犯罪刑事责任,必须完善刑事立法。通过对垄断行为刑罚可罚性和垄断行为刑事责任承担等实质角度的分析,垄断行为入罪具有合理性。而要做到科学立法,则必须考虑现实中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核心思想内容。儒家法与宗教、道德等密切相联,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中国古代儒家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实就是贯穿伦理思想和儒家道德的过程。一、儒家法实为伦理法(一)儒家法的伦理化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所称"中国法律之儒家法",俞荣根先生在《儒家法思想通论》中所称"儒家之法是伦理法",就体现了这种一脉相承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离婚制度中,男性拥有绝对的权力,女性绝无二适之理,也不可能拥有结婚与离婚的主动权与自由选择权,"七出三不去"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变迁凸显了夫权的统治地位。礼制的"七出三不去"转变为法制的"七出三不去",做到礼与法的统一,使得法律规范更具明确性、统一性,严格将离婚程序控制在封建礼法的道德范围内,使之具有合理性、有序性。  相似文献   
10.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提升公安机关执法水平的首要环节。没有公安执法制度的规范就没有公安执法行为的规范。努力推动公安执法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根据公安机关的实际需要,做好现行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细化和解读工作,为公安机关执法行为提供切实可行的、合法具体的操作性措施,不断提高公安执法队伍的执法素质和能力,促进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