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政治理论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企业走向市场”是针对“把企业推向市场”的提法而言的。我认为后者的提法不准确。这一提法的不科学性在于:作为商品经济的实体企业来讲,走向市场是它自身的要求,不存在“推”的问题。所谓“推”的提法似乎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在走向市场问题上是被动的,没有自觉的要求;企业是被“推”的客体,主体则是政府。因此,愿不愿意“推”,用多大的力度“推”,都决定于政府,企业无能为力。这是旧体制的观念反映。“企业走向市场”相对于旧体制是一种根本性变革。其中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比,哪种制度更为优越?对这个过去认为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有人提出质疑。这个问题应该由实践来作结论,就是说应该通过两种不同制度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出来。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邓小平文选》第215页)可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某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兴衰成败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式是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双重取向兼容并蓄的新体制和新模式。这一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新体制模式的提出,是我们党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十多年反复实践探索的产物。尽管这一新体制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摸索,但是,它的方向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正确与否,是关系经济建设全局的大事。综观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工作的实践,探索其思想发展的轨迹,大体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在改革开放前30年中,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思想主线是总量意识。这是由当时我国经济实力薄弱、经济工作的水平还较低以及存在急于求成的思想等情况所决定的。进入80年代初期,引用人均占有量指标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由总量意识向人均意识转移。进人80年代中期以后,在治理整顿中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经济效益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在经济建设中必须确立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问题。“合理配置”是“有效使用”的前提条件,所以,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经济工作的中心问题。 产业结构是资源配置的实现形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配置资源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计划方式,即按照行政指令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乡镇工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于建设具有中司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乡镇工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所谓工业化道路问题,实质是指一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为解决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必要条件而采取的战略对策。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因而它们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也不能采取同一模式。尤其是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国家,实现  相似文献   
7.
1993年6月1日至6月30日,我有幸参加北京行政学院组织的北京市高级管理干部考察团,赴美学习考察一个月。启程前,《新视野》杂志的编辑找我约稿,他们说这次是北京行政学院第一次组团去美国考察、学习,嘱我归来后,从学院教育工作者这样一个角度介绍一下访美的所见所闻所感,以飨读者。 一个月的时间并不短,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华盛顿等著名城市我们都做了考察。但对于我们这些初访美国的人,用一个月时间,要对美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只能算走马观花,介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重新提出了我国的工业化问题,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这里提出了今后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我看它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劳动力结构要有根本性的改变,即改变八亿农民搞饭吃的落后状态;第二是农业的生产手段要有根本性的改变,即由落后的手工劳动代之以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十三大报告关于工业化问题的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工业化理论有了一个新的的更  相似文献   
9.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经济活功的实践一再证明:在经济建设中,必须贯彻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这是涉及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和建设两个文明的大事,对北京的建设事业来讲,贯彻上述原则更为重要,它涉及到北京的城市性质问题和贯彻中央关于首都建设基本方针的问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并通过人类生  相似文献   
10.
北京目前尚未实行土地批租,土地市场还未开放,但由于地随房走,所以在房产交易中,实际存在以买卖、租赁房产为形式的地产交易以及由此产生的隐形地价。由于土地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又缺乏对地产的管理和研究,以致目前地价比较混乱,而且在交易中,往往房地不分,以房带地,致使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大量地产收入流失。北京地价概况建国初期到“一五”期间,北京市政府根据中央有关法令,制订了一系列有关土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