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0年在广州举行的第16届亚运会的志愿服务是广东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后亚运时期,应继续传承志愿服务精神,加速转化经验成果,使得这种经受过重大活动考验的志愿服务模式得到常态化的运行,并全面建立起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结合地方特色推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在后亚运时期如何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制度化和本土化,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机制如何等方面我们应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德育的深入开展,需要把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始终贯穿其中,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社会价值观念的根植,实践活动的人性化设计,认知评价指标的建立,都是基于大学生认知水平提升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对学生传播科技知识,引导科技方法,培育科技精神,并提高学生科技实践能力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构建一系列由竞赛平台、讲座平台、培训平台、支持平台构成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共青团是学生工作中一支重要的主力军,它直接面对的是广大的团员和青年,与教学和管理工作一样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重头戏。本文从加强理论学习,做好调研工作,增强服务意识等方面展开对高校共青团开展工作基本要求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何婧云  谭敬康 《学理论》2009,(9):142-143
本文从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意义以及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内容出发,分析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几点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