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堂特殊党课去年6月,连日来的大雨使地处湖北省大冶市的铜绿山矿井下洪水猛涨。30日,9点30分,越过警戒线的洪水横行肆虐,不立刻采取措施,淹井事故就会发生,国家数千万元的财产将遭受损失,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威协。此时,正在听“双学”党课的12...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心情愉悦才能欣然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心情愉悦是一切生命求得生存的本能欲求。这种本能的欲求,它是激发生命活动的内部动力,也是一切生命的本源力量。如果我们从人的本能欲求去探索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就会发现。这种本能的欲求它是激励学生体育活动的内本质力量,也是生命的原动力,它是生命的永恒力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结合保险从业的实务经验,分析不可抗辩条款中关于"2年期间"的法律性质,并指出该条款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如适用范围的模糊性,操作性不强等,针对于此提出一些拙见并对该条款进行重新设计,予以完善不可抗辩条款。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网络是地方政府之间或地方政府与帮助其履行职能的其他行动者之间形成的关系网络,是地方政府行动者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一种自组织方案,在公共服务供给、公共事务治理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网络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论文介绍和梳理了地方政府网络的概念与基本内容、相关理论基础、研究传统以及研究前沿等。作为公共行政研究的一个新兴的研究子领域,地方政府网络研究在中国的情境下具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挖掘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已有相关研究的梳理,论文对中国情境下地方政府网络的研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设计来加强中国地方政府网络的相关研究;二是需要结合前沿的网络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既能够与国际理论进行对话,又能够有效解释中国地方合作实践的理论框架;三是未来地方政府网络研究需要将不同类型的网络视作复杂网络关系系统的不同侧面,来分析这些网络之间的互相影响和演化。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湄洲岛是闻名海内外的海神妈祖林默娘的故乡,也是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妈祖信奉者们的朝拜圣地。岛上巍峨仁立着的石雕妈祖,面慈目祥,手捧玉如意,朝向大海.注视着从她脚下驶过的来往船只。自宋以来,历代帝王给她累叠加封,至清康熙时晋封为至高无上的“天后”。两岸渔民则感其大德,敬奉她是“海峡女神”,亲切地称她为“妈祖”。古老的妈祖文化只是一种朴素的信仰,人们却通过两岸的民间交往,读懂了蕴含着的美好的愿望:它以一股神奇的凝聚力,把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血脉和海峡两岸同胞的心紧紧地连结在一起。驻在福建沿海、…  相似文献   
6.
难忘的“5·15”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记得,这一天,被社会及律师界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审议并全票通过,已于1997年元月1日起施行。一年过去了,那份激动与欣喜、自豪与自信、憧憬与感慨仍久久荣绕于心头。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将永远地留在每一位中国律师的记忆里。它象一座丰碑,记载着新中国律师艰辛奋斗的轨迹;它象一个坐标,提示每一位中国律师向着正义和理想的目标奋进。现在,律师业的天空,每一天都变得晴朗,每一天都显得明媚。回首往昔,也还是这片天空,那摧毁光明和希…  相似文献   
7.
8.
可持续农业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在我国部分贫穷的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还没有摆脱依赖自然资源生存的状况,加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污染向乡村的转移,自然生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扎实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应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可持续农业,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健全法律监督机制,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环境。而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环境目标的实现。为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倡教书育人、建立和谐的工作理念和机制,就成为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环境的前提、保障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应以循环经济来探索我国变革传统的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