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国旗  刘文冬 《求知》2002,(7):13-15
江泽民同志的“5·31”讲话,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2.
国际习惯是国际法最古老的渊源,而且至今仍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之一。本文对国际习惯的两个构成要素:物质要素与心理要素进行了分析,以求全面准确的理解国际习惯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于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二战后国际法和国际实践的发展表明:个人是有限的、部分的国际法主体。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主要体现在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刑法领域。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的中央文件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这反映了党中央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全面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法治建设就是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发展,内政的范围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冷战结束后,安理会在依据《联合国宪章》第7章采取执行办法时,涉及到一些传统的国内管辖事项。《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是否属于内政的问题由行政院判断。而在联合国的实践中,是由联合国的各个机关分工负责来判断争执的事项是否在本质上属于内政。  相似文献   
6.
沿海国对领海中外国船舶的管辖权在国际习惯法中早已存在,并为1958年《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认。本文主要通过剖析两公约的有关规定来系统论述这一问题,以求为我国海洋立法工作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7.
传统学说主张国家可以适用"坚持反对者规则"来排除习惯法的效力。但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坚持反对者"逐步消失,国际习惯越来越具有普遍效力。建立"客观制度"的条约虽然能约束第三国,但并不是对条约相对效力原则的突破,只是因为这些条约的内容已成为习惯法规则,是习惯法在拘束第三国。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签署、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来,一直积极履行公约义务,将公约内容转化为我国国内法予以实施。对公约的转化适用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反腐败法律体系。但是与公约的规定相比,我国的反腐败立法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国应依据公约的规定加强反腐败立法,逐步完善我国的反腐败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家承认的问题,国际法学界有两种观点,即构成说和宣告说.我国有些学者倾向于宣告说而批判构成说.国家承认构成说存在一定的强权色彩和逻辑矛盾,但是它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与当代国家承认的实践相一致.我们应依据国际法原则,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认真处理好国家承认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协调国内外关系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