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李积兰  刘维平 《学理论》2010,(21):130-134
黑河是中国仅次于塔里木河的第二大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着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部分区域的稳定与发展。长期以来,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从流域长期稳定发展出发,近年来,相继启动了多项生态治理工程,使流域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中游地区用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源头水源林实现了面积和蓄积双增长。目前,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仍然存在上游林牧矛盾突出、灌木林恢复进展缓慢、中游水资源短缺危机加剧、下游额济纳荒漠绿洲生态建设任务艰巨等问题。因此,要在区域水平上建立和谐社会,需要进一步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协调林牧矛盾,建立生态农牧业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农村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到破坏,农民保护自己的家园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可由于现行法律的不完善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农民缺乏正常的渠道表达自己的环境诉求。以浙江东阳画水镇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例,可分析我国当前农民环境诉求无法正常表达的原因、以至于扭曲表达的表现形式。通过分析浙江东阳画水镇事件与厦门PX风波差异,又可看出农民与市民在环境权利与诉求方面的差别与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莉  刘维平 《行政论坛》2013,20(1):89-93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行使环境知情权,理性环境维权,保护自身生命健康权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立了政府和企业承担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但目前实践中政府和企业对于环境信息公开多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解决我国当前环境信息公开弊病的途径在于: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即赋予环境信息公共财产的属性,细化和完善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公众的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受了《公安大学学报》编者按的启发,笔者谈谈对何家弘同志的《从一件奇案论同一认定的两种基本认识方法》一文(见学报1987年第1期)的看法。首先,刑事侦查学所说的同一认定,是刑事侦查学鉴定的基础理论。它所适用的是刑事侦查学中的鉴定活动,而这种鉴定又是纯技术性的活动。“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技术检验。这就是说,发现、比对和评断被比对客体上的同一认定特征和特性,是运用技术方法和设备进行的。”(〔苏〕《犯罪侦查学》第58页)它所解决的是特定的同一和种类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