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斥资百万元建造六层小楼 2016年10月的一天下午,家住河南省灵宝市的八旬老人杨松年从外面回家时,发现大门被两名年轻女孩死死堵住.这两个堵门的女孩不是别人,正是杨松年的亲孙女和孙子媳妇.  相似文献   
2.
卢璐 《青年论坛》2014,(2):145-148
唐代以来,在统治者扶持下,崇老崇道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在唐玄宗时期,把道家道教推向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唐玄宗也成为第一个亲自注疏《老子》的皇帝,在《御注道德真经》和《御注道德真经疏》中,玄宗以“妙本”思想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研究《老子》中的政治理论,也就是“帝王理身”与“无为理国”思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民主选举后村民如何有效监督村干部的问题,结合当前农村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的实践,对湖北省洪港镇洪港村"票评村官"的制度设计及其绩效进行分析论述。该制度在村民与村干部之间搭建了良性互动的制度性平台和有效载体,充实了基层民主内容,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构建新型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作了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政府为居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不仅是每一个公民理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政府实行有效社会管理及一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5.
建构认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题中应有之义。近代以来,现代性外力的形塑不仅加速了乡村的衰败,而且导致乡村社区认同日趋式微。重建乡村社区认同是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价值旨归,必须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增强社区的吸引力和归属感;再造社区公共空间和符号资本,强化人们对社区的文化和心理认同;发挥社区成员主人翁意识,大力开展社区参与和志愿服务活动,发扬光大社区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表明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及基层组织、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重大转型与嬗变,乡村日益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从村民自治过渡到社区自治、从行政和生产共同体迈向社会生活共同体,基层社会组织与管理方式也逐步从政府主导的单中心治理转变为政社分工与合作共治的多中心治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 ,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 ,对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执政党的先进性是关系到能否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问题。一个执政党不管它资格多老 ,执政时间多长 ,过去曾经多么强大 ,如果不能站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 ,不能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就必然会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