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俄国非布尔什维克党派纷纷发表各自对革命的看法,调整策略。这些政党主要包括: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一、孟什维克对十月革命的态度和党的分裂1917年10月25日后,包括中间派、国际主义派和护国派在内的孟什维克一致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是孟什维主义的政治失败。但在解释原因时,他们却存在不同的观点:中间派认为孟什维主义的失败是由于“革命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存在巨大的客观障碍”,即“党内分裂”的结果。国际主义者则认为,十月革命“不是不可避免的巧合,孟什维克党的政治溃败除一些难以遏制的因素外,孟什维克领导上层执行的错误政策是其政治失败的根本原因”。而护国派则把“八个月的革命”教训归结为必须要走“统一的道路”,即“消灭国际主义思想,实质上是消灭布尔什维克主义思想(立刻爆发世界革命的可能;否定民族统一;不赞同俄国资产阶级的某些革命创造力等)”[1]298。类似的观点分歧,只能说明孟什维克内部思想和观点的不统一(更何况孟什维克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十月革命的爆发最终导致孟什维克组织涣散,不仅护国派,包括把社会民主党人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派、“新生活派”和其他一些派...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面临着经济转轨、政治转型的艰巨任务,行政体制作为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必然要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改革。然而,“行政改革”这个词汇正式出现在俄罗斯公开的官方文件中只是在1997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社会和政权系统内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意味着俄罗斯对这个问题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无论是叶利钦还是普京都非常清楚:如果不改变传统的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就不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2000年上任伊始,普京就决定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而,在第一个任期内,普京真正涉及深层次改革的措施并不多.在第二任期内,普京加快了行政改革的步伐,大刀阔斧地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普京的行政改革也是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4.
1907年六三体制建立后,俄国进入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时期,直至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革命也随之陷入低潮。其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总结1905年革命的经验、教训,修正党的战略、策略,在革命斗争的影响和党内矛盾的作用下,最终分裂为两个最有影响的党派: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两派发起并领导的工会运动客观上促进了1910—1914年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不断推动俄国革命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1905年10月17日,沙皇政府颁布《关于完善国家秩序的宣言》,标志俄国多党制的确立。此后,在俄国纷纷建立起持各种观点的政治派别和政党。它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影响和参与政府各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尤其是自由主义派别和政党,在政府制定远东经济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俄国社会革命党在1905年革命时期不仅在组织上由少量进行秘密活动的知识分子小组发展成主要由工人和农民参加的、人数众多的、活跃的政治组织,而且在意识形态上完成了党的自我觉悟过程。革命中,社会革命党人制定的农业改革方案不仅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而且得到杜马代表的支持。此外,社会革命党在全俄十月政治罢工和十二月武装起义中均发挥了重大作用,促进了1905年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析日英同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英同盟的成立在国际关系中绝非偶然,有其深刻历史背景。从日本来讲,是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及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从英国来讲,则是英国面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法国、德国、俄国)的挑战,为维护其在东北亚的利益做出的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8.
9.
叶艳华 《东北亚论坛》2007,16(4):126-封3
1905年革命中,俄国各政党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在推动革命进程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首先,从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影响以及革命的进程看,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社会革命党在革命期间积极扩大在农民和工人群众中的影响,在推动革命进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再次,作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代表,社会民主党在革命中同样发挥了重要影响,但就其整体而言,不足以与资产阶级政党相抗衡,其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对东亚国家来说,北极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科研、交通和军事价值。近年来,东亚国家通过定期开展北极科考活动、积极参与北极能源勘探与开发、不断谋求加入北极国际组织以及拥护并参与重新修订北极法律等方式,努力增强东亚国家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影响力,加大参与北极事务的力度,谋求北极事务话语权。北极地区严酷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油气勘探开发成本过高,再加上开采技术不成熟、生态破坏和法律制度缺陷等障碍,使北极国家在开发北极上难以拒绝非北极国家的参与,东亚国家在人力、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在北极开发中,东亚国家和北极国家之间开展互利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