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峡邮情     
海峡邮情吴荣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现代社会尽管有电话、电传、电报传递信息,但维系难以见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依然还是要靠古老的书信。集邮的人,写信最勤。不说每个月发行的两三套新邮票,要寄出首日封数十件,上百件明信片,就是一年365天如长流水不...  相似文献   
2.
武钢经济研究中心的宋勉成先生,是一位资历较深的集邮者。1995年夏,他与其姊赴台探亲。因时间较为充裕,又有邮友引导,得以较为详细地考查台湾邮市,结交了一些邮商和集邮者。回来后,他将台湾集邮家武拯民先生托他带给我的一册《台闽地区风景邮戳、风景明信片全集》交给我。厚厚的一大本,既是集邮品,又是风光导游手册。武先  相似文献   
3.
8月30日,老叔从仙桃市打过来一个电话,说他和婶娘已从台湾回到沔阳老家,明天到青山。我赶忙通知弟妹们到红钢城3街坊父母那儿集中。因为叔叔的日程安排较紧,每次回来,最多只吃个中饭就走。全家人如不及时到齐,就见不到面了。31日上午9点,老叔两口果然准时到达。大伙将他们迎进屋,问他们好,老叔乐呵呵地说,很好,就是体重又增加了2公斤,因患脑血栓刚刚恢复的母亲说,"弟妹,难得到台湾看你们。"老叔答道:"要你们看个啥,我们亲自来,你们看看不就行了。"说得众人大笑。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26日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7一条消息:香港市民争相购买“九七”通用邮票。相应的画面是该套邮票的彩图和邮票设计者靳场强先生的镜头。这条消息立即引起公众的关注,纷纷打听这套邮票的有关情况。香港“九七”过渡邮,全套共16枚。前13故并在一起,展现的是香港岛北部从北角到上环一带的白天景色,后三枚高值连票表现的是香港湾仔至中环一带的夜景。整套邮票用渐变的过渡色,将香港大都市的风貌浓缩,加上印刷精美,给人以极大的的艺术享受,令人爱不释手。这套邮票是香港第一套不带英国女皇和皇冠标志,也即不带殖民色彩…  相似文献   
5.
人口接近13亿,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4亿户,经济自由度居全球112位。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老叔爱旅游吴荣先八月的一天,由台湾军界退休的老叔周圣文从湖北仙桃市打过一个电话,说他和婶娘已从台湾回到沔阳老家,明天到武汉青山。我赶忙通知弟妹们到红钢城三街坊父母那儿集中。因为叔叔的日程安排较紧,每次回来,最多只吃个中饭就走。全家人如不及时到齐...  相似文献   
7.
就在许多企业为产品积压而犯愁时,一种特殊的产品——邮票却异乎寻常地紧俏起来。尤其近几个月来,邮票市场一热再热。抢购小型张掀起了整个邮市的狂潮。不仅紧俏的纪念票、特种票有人抢,连“臭”了6年的熊猫小型张,1989年出的铜车马小型张、孔子小型张,也有人成盒地收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