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类哲学史表明:自然科学的每一次大革命,总是要带来哲学的大发展。对此,思格斯作过科学的结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4页)。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由于量子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提出要区分人道主义的两种含义,提出要反对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宣传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对人道主义作这样明确系统的区分,是一个创见,是对国内几年来关于人道主义的主要问题争论的一个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近代第三次技术革命。正象以往两次技术革命一样,它也有自然科学的发现为其前导。第三次技术革命就是量子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现代科学综合发展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原有的某些个别原理、个别观点,显得“陈旧”,需要我们代之以新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关于经济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这是近几年来理论界着重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也想就这个问题提供一点事实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有关思想,以便使这个问题的研究深入一步。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并不否认在那些工业不够发达、小农占多数的国家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长期以来,流行一种观点,似乎马克思、恩格斯只承认在工业发达、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才可以开始进行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全面。众所周知,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