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今夏我们探访了王义之晚年隐居、卒葬之地——浙江嵊县金庭。王义之(三○三——三六一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书法家,原籍山东临沂,出身书法世家,自幼受到前辈书画艺术家的熏陶,勤学苦练,博彩众长,既取前人之精华,将秦汉篆隶之妙融于正行草诸体:又不为俗套所囿,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体,把书法艺术推到一个新的境界,故历中被人推崇为“书圣”。他曾任会稽内史、右将军,因此世人又称之为“王右军”。义之为人耿直,胸怀豁达,薄功名利禄,好山川形胜,初慕浙江山水秀美至会稽,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协,称病弃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晚年入剡(今奉化、嵊县一带),经六诏、金庭,见五姥、香炉、卓剑,放鹤诸峰,深感奇丽幽渺,隔  相似文献   
2.
民国期间,宋子文曾两访溪口,时间均在1937年。一次是西安事变后,宋为承担诺言,请蒋释放张学良并兑现给西北军、东北军补偿款;另一次便是藉吊蒋的胞兄蒋介卿(锡侯)之丧,专诚上雪窦山探望张汉卿,两人效古人抵足夜谈。为探索历史的来龙去脉,文章还须从蒋宋之间的关系做起。我们走访了奉化市政协数位老人,并搜集有关史料,写成此文,聊供民国史的一个小补白。  相似文献   
3.
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先生在美逝世的消息,令人哀戚、惋惜.回忆一九三九年的秋天,我们——一群在昆明工作的青年记者,与马氏曾有过一次难忘的交往.现在说来,也算是一页珍贵的历史了.那是抗战爆发后的第三年,由于许多名牌大学内迁来昆,春城顿时成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我亦由泸入滇,投入刚复刊的《朝报》工作,担任外勤采访兼编副刊.一天,云大教授兼任《云南日報》编辑刘惠之对我說:"马思  相似文献   
4.
‘沈逸千’这个名字,今天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了。他是一個傑出的、才氣横溢的愛國畫家。四十年前,除徐悲鴻與梁鼎銘外,沈逸千也是以晝馬驰名於中國畫壇的。沈逸千又名承諤,一九○八年出生於上海嘉定。一九三○年入上海美專西畫系學習,與電影演員趙丹、戲劇家徐韜、畫家莫樸、朱金樓等先後同學。翌年正逢‘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我東北三省,國家正處在存亡絕續的緊要關頭。沈逸千義憤填膺,為了配合救濟東北難民大會的召開,與同學莫樸等人,經過一個月的籌備,畫出了八十多幅巨幅抗日宣傳畫,先後在  相似文献   
5.
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女?又袑W校長沈貽薌女士,走完了長達九十個年頭的人生歷程,於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六日在上海溘然長逝。沈貽薌,原名遺香,生於風雲激盪的一九○一年(清光緒二十七年)。當時正是庚子八國聯軍侵陷北京的第二年,清廷喪權辱國,簽訂了《辛丑條約》。她童年時,辛亥革命的烈火燃遍了祖國各地,也燒到了沈貽薌的家鄉偏僻山村——浙江省奉化市溪口亭下鎮。她的父親沈楚珩,是一位思想開通的工商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