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奎松 《党史纵横》2001,(8):14-17
不可否认,毛泽东对斯大林和苏联的诸多不满,确有相当一部分是同民族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只不过,他对民族和国家的概念的理解是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说法不同的.毛泽东通常更喜欢用"人民"这个字眼儿来说明他的利益所在和追求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奎松 《党史纵横》2001,(8):17-20
如果说民族问题是利害之争,那么,革命问题则是义理之辩.义既然高于利,那么,在毛泽东与苏联党的争论当中,关于革命理念的争论究竟占有多重的地位,应该不难了解.  相似文献   
3.
奎松 《瞭望》2001,(43)
张学良走了。他坚持不愿忍受插管子的痛苦,坦然面对死神的精神,让人不由得想起十年前老人恢复自由后充满豪放气慨的四句打油诗:“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这本来是张学良被软禁期间所坚持的一种信念,但似乎也可以用来写照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奎松 《党史纵横》2001,(8):11-14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第一、第二号领导人毛泽东和刘少奇相继访问莫斯科.但是,这两次访问给两个人的印象却大相径庭.7月,刘少奇率团访苏,他很自然地在与斯大林的交谈中把自己摆在一个"学生"的地位,对斯大林的任何说法乃至自我批评,都采取十分谦逊的态度处之.  相似文献   
5.
奎松 《党史纵横》2001,(8):9-11
毛泽东与苏联的关系一向很复杂.青年时代,他就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