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德清县相继出现了23个民间奖项。民间设奖是民间人士的自发行为,旨在对当地一些道德行为的奖励和倡导,它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壮大和规范阶段。民间设奖提供了一种道德建设可能的路径:通过民间推动,结合政府引导,以评奖活动为载体,形成社会共同推进道德建设的新局面。文章就民间设奖提出道德建设方面的如下意见建议:民间设奖活动有利于道德建设;普通百姓应成为道德建设主体;道德建设应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政府应为民间道德建设提供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和谐社会之路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是关键。当前各省、市、县创建文明城市就是一个强化市民素质的有效载体。本文结合浙江省德清县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的实践,对创建示范文明城市中如何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要促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康发展,必须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村民自治组织与村党组织的关系、村委会与乡政府的关系以及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基层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但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的干部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执行中随意性较大,一些年轻干部不熟悉农村改革进程和政策;有的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缺少方法;有的思想作风不正、办事不公、简单粗暴,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们党在农村  相似文献   
5.
姚惠敏 《党政论坛》2006,(10):18-19
毛泽东同志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建设新农村必须要遵循这一规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总体素质不高,未形成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本。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是真正启动农民主体内动力的源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激发农民主体内动力,是指农民自身所固有的摆脱贫困落后、追求富裕、文明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这种潜在内力一旦调动、激发出来,就显示出强大的力量。一、激发“村官”的内动力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村支两委是“火车头”,“村官”是主体当中的“主心骨”。在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