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处在任重而道远的建设爬坡关键期。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要突出人民的主体性地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价值主体是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应该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主体。因此,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价值主体、实践主体、评价主体等“三个主体”的合一。  相似文献   
2.
土地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距悬殊,广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几乎空白。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长期以来承担着农村社会保障功能的土地保障功能逐步弱化、丧失。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迫在眉睫。其重点在于:通过土地保障功能的再造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逐步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从而建立城乡一体的全国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在报告中单独成章,而且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必然过程就是向低碳社会转型。低碳社会是人类在工业文明建设中遭受巨大惩罚以后,集体意识觉醒而做出的理性选择。但是,低碳社会的建设既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推动低碳经济、低碳文化、低碳生活的系统变革。又由于世界的普遍联系性,环境问题、资源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低碳社会建设既要遵循人的尺度,也要遵循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