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政治理论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班级和同辈群体的社会学分析是教育社会学微观研究领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明班级和同辈群体在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进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从社会群体的构建、规范、角色、控制方式以及对成员的人格影响等几个维度,深入地分析了两者的异同,并进而对班级和同辈群体的“社会化功能”和“选择功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目的 1993年12月初至1994年元月初,我们在南京市两所中学进行了调查,试图弄清:究竟有多少中学生加入追星行列?“追星现象”究竟严重到何种程度?它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是否造成了不良影响?追星现象与哪些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毛泽东教育思想涵义的界定,教育理论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不同界定,实质上是以不同的价值范畴作为参照系而作出的不同的符号选择和诠释。因此,从符号─—文化学的角度阐释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涵义,可以寻找到一种新的思路。当前应更加强调在理论价值范畴内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就其涵义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