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利平 《工会论坛》2011,17(3):116-117
随着高校新引进人才学历层次普遍进入博士化时代,助教职称面临事实上的断档问题,青年教师也因此失去打牢授课基础的机会。为此必须针对青年教师创设助教制度,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平台,锻造、锤炼青年教师的授课技艺,打牢青年教师从教为学的基础。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要精心选取教学形式,注重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注重问题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张亚  尹利平 《工会论坛》2014,(1):109-111
苏联在两制关系问题上长期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斯大林时期片面强调必然代替而忽视必须利用,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艰难困苦,经济失力;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在实践上滑入单纯注重必须利用而忽视必然代替的泥潭,这直接引发苏联上层建筑领域的波动,导致政治失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深刻汲取苏联的教训,在必然代替与必须利用的平衡中壮大自身。  相似文献   
3.
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造成的冲击与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极力鼓吹国家的衰退和国家主权的弱化。其目的就是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可以利用全球化,加强对他国,特别是对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配和控制。而他们自已的主权却一分也不想放弃。尤其是超级大国,一方面鼓吹主权削弱论,同时,又企图把自己的主权行使范围扩大到全世界。由于当代的全球化是西方大国起主导作用的,被卷入这一浪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一些国有企业中,职工产生了较重的主人翁失落感。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企业的主人,倒像是雇佣工人、打工仔。为什么国企职工会有这种失落感呢?如下几个原因值得我们警觉。 一、一些国企的厂长经  相似文献   
5.
国家职能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基本目的和根本任务而具有的社会功能,它表示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是国家权力的内在表现。国家职能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国内外阶级力量对比和经济、文化宏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整个世界,给世界各国的主权都带来了深刻冲  相似文献   
6.
《政工研究动态》2003年第7期有一篇《关于官场酒风的问答》文章,说的是官场喝酒中的种种现象,颇有意义。但笔者读后却有一点置疑,与作者商榷。 笔者认为,文中所提官场酒风之种种及警示和防范之办法,颇有见地。但文中认为“喝酒虽然与腐败无直接关系,但喝酒往往是不正之风的媒介”的说法却失  相似文献   
7.
尹利平  臧秀玲 《前沿》2011,(20):188-190
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欧政党生态格局"意外"右转。近期,在金融危机影响趋弱背景下,西欧主要中左翼政党又出现"意外"的强劲复苏势头。金融危机给了欧洲左翼政党以力量扩展的意想,他们试图借欧洲议会选举这一平台,把因危机所得之势转化为选举大胜之实。中左翼政党呈现怎样的复苏态势,何以复苏,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新引进人才学历层次普遍进入博士化时代,助教职称面临事实上的断档问题,青年教师也因此失去打牢授课基础的机会.为此必须针对青年教师创设助教制度,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平台,锻造、锤炼青年教师的授课技艺,打牢青年教师从教为学的基础.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要精心选取教学形式,注重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注重问题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尚中贵和”理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特质。几千年来,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中华民族始终高扬“和谐”与“和平”的旗帜,为世界文明宝库增添了许多以“和”为基调的美好乐章。在新的历史时期,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弘扬并且光大着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大战略理念。一“、尚中贵和”思想的文化意蕴。“尚中”理念在中华文明的长河里算得上是源远流长,将其称作中华文明之源亦不为过。郭沫若曾对甲骨文里面出现的“中…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是“二战”的产物,背负浓厚的雅尔塔体系的烙印。五十多年来,它一直在大国斗争的夹缝中艰难的寻求着自己的狭小生存空间。五十年代,它一度沦落为美国的“表决机器”,做了许多违背世界人民意志的事情。六十、七十年代,演化为美苏两大国的“冷战场所”,很多反映世界人民意愿的议案往往胎死腹中。八十年代,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美苏争霸格局的改变,联合国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然而,好景不长,柏林墙的轰然倒塌无形地击碎了联合国对于未来的种种美好的憧憬。雅尔塔的产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已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在新世纪的十字路口,联合国应向何处去,成为一个一再被问起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