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正>近年来,北京市生活垃圾量以超过7%的年均速度迅猛增加,2015年位居全国首位。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控人口的全新战略背景下爆发出新矛盾,2016年垃圾产生量激增10.5%,形势严峻。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可见垃圾分类治理问题已经成为攸关国民生存、城市安全运行的大问题。值此  相似文献   
2.
庞宇 《法制与社会》2011,(4):216-217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针对我国大学生权利意识淡薄,合法权利屡受不法侵犯,维权意识缺乏等现状,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列举出在校大学生重要权利常被侵犯的表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权利意识,为增强大学生权利意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庞宇 《法制与社会》2011,(15):81-8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激烈,商家为了生存使用各种手段吸引消费者,以谋取利益,广告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段之一。然而,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给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出发,就明星代言问题的定性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分析,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面临比以往更繁多、更复杂、影响更大的传统和非传统叠加的公共安全风险。风险呈现突发、密集、叠加、蔓延等特征。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已不再是单一的冲击或压力而是多种挑战的结合。领导者面对不确定、风险交织的环境,表现出的不适应性使得他们在应对风险过程中极其被动,频频出现失误。韧性框架为领导者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领导者意识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对风险和危机的解释力、风险治理能力及有效化解风险和危机的行动构成了领导者韧性框架“解释—能力—行动”的三个维度,为增强领导者在未来风险和危机中的抵御力、适应力、恢复力和转化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层是公共安全的根基,基层公共安全的风险治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的整体水平。只有抓基层、强基础,才能积小安、成大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公共安全问题频发多发,复杂性加剧,基层潜在的风险和隐患不断增多。韧性城市强调系统在遭受外部扰动之后,短期内能够保留系统原本结构和运行的能力,同时具备长期自我组织和适应压力和变化的空间。这为基层公共安全的风险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庞宇  张玲 《行政与法》2023,(3):21-30
在线政务服务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传统“瀑布模式”的在线政务服务呈现出“孤岛式”数据、“条块式”管理、“分散式”服务的特点,难以适应技术和用户需求快速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支持治理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敏捷治理理念应运而生。敏捷治理提供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改变“竖井”结构的内在制约,形成敏捷治理理念下在线政务服务四大优化路径,以推动政府数字治理和服务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针对我国大学生权利意识淡薄,合法权利屡受不法侵犯,维权意识缺乏等现状,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列举出在校大学生重要权利常被侵犯的表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权利意识,为增强大学生权利意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政务服务平台投入大、使用率不高的现象,分析影响用户使用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因素,并根据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基于用户体验角度从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构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评价指标,选取京、沪、苏、浙共60个政务服务平台为测试对象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系统质量稳定性不够、信息质量服务模式陈旧、服务质量重形式轻实用等。分析出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平台建设由企业主导,系统测评维护不到位;二是信息整合力量薄弱,缺乏信息基础建设和精准设计;三是服务提供避重就轻,评价反馈作用机制不完善。为切实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组织架构建设,加强系统监测和平台运维能力;二是做好“地基”建设,围绕用户需求构筑现代信息服务内容;三是重构平台绩效评估与反馈过程,提升平台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