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康丹丹 《世纪桥》2004,(2):48-49
国家的安全是国家利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保证,没有国家安全,就毫无国家利益可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深入研究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明确提出了新安全观,实现了国家安全理论的发展创新。由于传统的安全观是在革命与战争的时代形成的,它主要从政治、军事、外交角度去判断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认识安全性质和安全利益,确定安全战略和安全目标,以选择寻求和维护安全的途径方式。于近半个世纪的东西方两极的对峙,对抗安全观、集团安全观、单边安全观和绝对安全观…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历史地同国家的不发达状态相联系。这一特征本身具有张力与动态性,构成了现阶段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制约因素。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历史基座与实践场域,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宏观背景,构成其理论和实践的时空载体;二是核心目标与动态特征,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性质,决定了其中心任务和基本路线;三是总体任务与历史使命,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勾勒出摆脱不发达状态的目标与方向。从这一视域出发,有助于从宏观上理解新时代之"不变"的本质。新时代是对不发达状态的阶段性克服、扬弃与超越的结果,因而并未脱离初级阶段的分析框架,且这一特征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历史地解决。  相似文献   
3.
核心价值观对社会选择何种发展方式至关重要,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存续兴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维度出发,能够在不同层面回应和解释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并建构起宏观指向、中观原则和微观实践的三重互动体系,为践履这一发展理念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并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发挥有益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曼  康丹丹 《求知》2013,(11):54-57
环境道德是指人们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在感知自然界及他人的生存价值与生存权利的同时,将道德观念深化扩展并具体运用到生态环境领域,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调整人与人及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环境道德是社会道德问题在环境领域的延伸,也是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