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乡村传统记忆是以乡村历史传统为对象,通过口述、文字、仪式活动等为载体,再经过对乡村传统的选择性、想象性的建构后被呈现和流传的反映在乡村群体意识中的集体所共享的记忆。乡村传统记忆作为连接性要素,是乡村传统得以赓续传承、保持再现和重新构建的重要纽带,也是实现当下乡村群体认同和国家意识形态整合的重要方式。近代以来在西方线性时间观、社会客观现实的变化和科技发展的影响下,乡村传统记忆从表现形式、规约效力到生成机制上陷入了各层级的断裂和遗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优秀传统的承继和发展,不仅需要保护物质性和观念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要立足当下社会框架重构、重建乡村优秀传统记忆。重建作为乡村优秀传统赓续发展纽带的乡村优秀传统记忆,需要在思想上肯定乡村传统记忆,在内容上重构乡村传统记忆,在实践中激活乡村传统记忆,在中介性要素上重建乡村新型长者叙事。  相似文献   
2.
作为民族精神行为层次的道德问题的提出主要是面对民族外部道德的绝对话语权和中国内部道德生活形式的流变。传统道德基于形而上学的前设而现代道德由于形而上学的解体则陷入虚无主义。当代道德的重建必然以主体的理性和主体的情感本身为道德观念的前设。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理论发展的应然,是历史发展的实然,是实践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从理论层面驱动了结合的应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和新时代的实践,突显了结合的实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的实践要求,中国社会现实问题解决的实践要求,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实践要求,催生了结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5.
从20世纪90年代至当前,儒家文化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与之前的儒学复兴不同,当前的儒家文化的复兴立足于对于西方文化与政治联姻的文化政治这一霸权独白的挑战与应战。作为对于中西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在文化政治视域下当代儒家文化复兴正沿着儒教和政治儒学两个路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