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国际标准来源于"国际人权宪章"以及《残疾人权利公约》等国际人权文书。近年来,中国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为了更好地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我们应该以国际标准为指南,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完善问责制,并对农村地区的残疾人在教育上实行更多的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2.
廖艳  张泽 《求实》2009,(Z2)
引言 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状况、面临的新问题、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形态等各种问题的论述,提出相应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措施的对策,以解决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著作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进而期待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不断完善,达到规范网络秩序,保证计算机网络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廖艳 《政法论丛》2014,(1):91-97
自然灾害给健康权的可提供性、可获取性、可接受性以及质量保障方面带来了风险。健康需要与权利的密切关系以及国家的契约义务决定了国家必须化解灾民的健康权风险。国际人权条约和大量软法性国际法律文件为自然灾害下国家保障健康权提供了国际标准,中国自然灾害立法基本符合健康权保障的国际标准,但是仍有一定差距。为更好保障灾民的健康权,中国应该将人权保障原则作为灾害立法的基本原则,增加反歧视和照顾弱者的规定,明确宣示灾民的健康权,并制定《灾害救助基本法》。  相似文献   
4.
准合同制度是近代英国法中对应于大陆法系不当得利制度的一种返还性救济。本文试图通过英国普通法与衡平法的比较,考察准合同制度在英国法中的历史演变,首先介绍"借债之诉"和"账目之诉"等返还令状,然后梳理"允诺之诉"及其他"准合同性"普通法诉讼格式,如可追索金钱之诉等;进而突出曼斯菲尔德勋爵对英国法中准合同制度的影响,即将衡平法的观念引入准合同制度之中;最后联系普通法与衡平法融合的大背景,研究理论界重提的默示合同理论,分析英国法不当得利概念的成型和准合同制度的没落,从而指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在不当利益返还这一领域上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5.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是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推手。然而,基层协商民主还存在着主体较不明确、内容较模糊、程序较随意、效力约束性较弱等现实问题。主要是因为基层协商民主的规范性体系缺失、法治化水平不高、缺乏合法合规性审查、基层协商的民主与法治存在冲突等原因造成。为此,需要从大力培育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法治意识、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的法律体系、切实完善基层协商民主程序的法治化、积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法律保障机制、妥善均衡基层协商中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冲突等五大方面,全面协同推进,助推基层协商民主有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廖艳 《学理论》2009,(11):121-123
民族习惯法涉及了西南民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每个领域,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人口的发展。民族习惯法对于人口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解决西南民族人口问题时,可以在立法中吸收一些好的习惯法,在行政和司法过程中考虑民族习惯因素,并积极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最后通过法制建设谋求民族习惯法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法学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州大学法学院实习基地建设中的一些经验表明,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全面推动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促进实践课程体系改革。要想将法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好,必须在观念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有长期科学的建设规划和合理的机制保障其健康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8.
廖艳 《河北法学》2013,(2):122-128
健康权是人人享有的能达到最高健康标准的权利。由于烟草对人们健康构成了巨大危害,因此国家必须履行尊重、保障以及实现三个层面的控烟义务,以保障人们的健康权。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控烟措施,但是控烟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中国将来应该改善控烟理念、制定全国性的专门的控烟立法、健全控烟体制、强化司法的控烟功能以及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便更好地控制烟草使用,保障公民的健康权。  相似文献   
9.
廖艳嫔 《河北法学》2011,29(1):172-178
探讨我国法院如何适用国际商法对有关案件进行裁决。概述我国现行成文法与司法解释对国际商法的相关规定,并且通过一些相关的案例重点分析我国法院是如何在实际裁决中适用相关的法律与司法解释的。选取具有指导与代表性意义的一些案例,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商事领域中,适用国内法而不是国际法这种狭隘的地方主义保护的做法,已经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10.
廖艳嫔 《求索》2011,(11):143-145
维也纳销售公约(1980年)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统一商法典的第二章“销售法”的规定。这是否意味着维也纳销售公约各缔约国倾向于接受美国的商品买卖法?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本文分析认为,美国与其他各国的经济杠杆作用,是影响商法全球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意在解释商事法规全球统一化的价值,并阐明何种法律规则应该纳入统一法的范畴。显然,两个不同法域之间的安排可能会导致协调的问题。而本文的分析认为,解决协调问题,最优的方法是适用在经济层面对他方依赖最少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而非反其道而行之。文中通过相关的博弈模型来讨论20世纪全球范围内货物销售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