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当代中国,培育作为与政府、市场相对的第三种力量的市民社会不仅可以弥补市场的失灵及政府的缺位,配合政府职能的转变,还能促进民主政治的完善,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但是,由于缺乏市民社会所需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团体力量薄弱以及缺乏配套政策和法律的保障等障碍因素,我国市民社会在培育、发展和完善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析城市公共服务政务平台中公众的参与性及其与公共部门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政务平台的沟通效率,选取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为案例,以其2013年公开的134610项公众参与记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众参与的行为特征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对话效果。研究发现:公众参与大多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被动诉求,参与层次较低,虽然公共部门对公众诉求的回应率较高,但回应质量却可能因缺乏足够的监督而无法得到保证,公众与公共部门间的对话关系尚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城市公共服务政务平台的沟通功能未得充分挖掘。研究归纳了城市公共服务中公众与公共部门间的三种对话关系,并提出基于城市公共服务政务平台推进公众与公共部门间形成"理想对话关系"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政务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为探析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模式的实践状态及发展前景,本文借助SFIC协同治理模型对城市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典型个案——"福州交警"APP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福州交警"APP中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与SFIC协同治理模型相契合,尽管其交通服务智慧化供给模式的协同治理机制还处于发展初期,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性不高、影响力不足,但是这种有限参与是对传统政府单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国内外现有研究,归纳并分析公共服务动机对公职人员绩效影响效应的两种不同流派观点,并对现有研究的困境提出探讨,基于此,从理论上推演建构公共服务动机对公职人员绩效促进的系统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逐渐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公众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公共服务领域,作为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公众对公共服务质量的感知应成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决策和供给质量、效率评价的主要依据。然而,当前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究竟如何,如何寻找有效的测量工具并根据公众的感知进行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个亟待回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