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年初,在总统就职演讲中,奥巴马宣称,美国在迎接一个新的责任时代的到来。实际上,很多美国人也确实认为新时代到来了。但通过对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美国全国选举研究》关于2008年总统选举前后的民意测验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决定奥巴马当选的社会政治背景并没有超出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所形成的社会政治势力基本格局,经济、群体关系和国家安全仍然是围绕美国总统选举的三个长期性主题。综合来看,  相似文献   
2.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学说为作为中左派的社会民主党复兴设计了合理可行的政治方案,一度使人耳目一新,但大家却没有注意到中右派的保守党派也在采用类似的方针,所以,不能全面反映当代西方政治的发展趋势。当代西方政治是一种以调和妥协为特征的新现实政治(neo-realpolitik),其社会政治背景是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多元化以及党派多极化。由于政治体制的差异,新现实政治在美国和欧洲国家表现不同。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并没有使当代西方政治脱离基本政治规律。执政党能否最终得到选民的支持,决定于其解决经济、群体关系和国家安全问题的执政表现。  相似文献   
3.
关注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接到大量来信来访,政治社会机制上动下静,社会矛盾在基层得不到解决,底火上升,直达中央的现象;说明促使人民代表履行代表职责常态化,参与协调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等,对于深化改革,改变制约缺位和系统失衡现象的重要性;提出明确身份定位,建立考核、竞争机制,强化代表职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这一案例研究揭示: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政治时代,美国的利益集团沿着在贸易问题上的支持贸易相对于贸易保护的裂隙而结盟。这一裂隙既以商业-劳工阵线,也以区域阵线为基础。沿着区域阵线, 商业和劳工,外贸导向经济相对于受外贸冲击经济的裂隙而分化。通过代价高昂的游说,传统的精英商业优势和劳工的挑战都得到了支持。由精英商业联盟所主导的多元化利益集团政治降低了总统在制定外贸政策方面的主动权,巩固了国会复兴,使得内在的由集团和地区利益驱动的国会特征持续存在,并且,强化了共和党的与社会文化保守主义相结合的新贸易自由主义相对于民主党的与社会文化自由主义相结合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党裂隙。  相似文献   
5.
张纯厚 《求索》2010,(7):228-231
国内学术界对于延安精神和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都有深入研究,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却缺少系统研究。本文着重探讨延安精神和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并对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进行系统性的阐述。认为:新民主主义的民主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处于当时的国内先进水平,在协商民主和民主的广泛性方面实际上也处于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所以,研究延安精神和延安民主的关系,总结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经验,对于今天的政治民主化和科学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纯厚 《长白学刊》2010,(2):145-149
延安时期的政治统一战线是我国政治发展的成功范例,其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和运行机制可以用社会学中的超级目标理论来解释。实现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超级目标是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的政治前提;其机制保障是遵循既团结又斗争的游戏规则;领导群体顾全大局的协调能力对于维持统一战线的团结和实现超级目标至关重要。统一战线有纵向的变动性和横向的层次结构复杂性。作为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正义感和政治策略对于维持统一战线的稳定性,实现抗日救国的超级目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期间中,曾向美国人民作出了许多许诺,医疗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在于它是美国政治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政治角逐的焦点之一。美国是主要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医保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环境正义属于环保中的公平正义,与阶级、种族和收入差距直接相关。环境正义运动起源于美国,突出表现为反对环境种族主义的斗争,与民权运动相关联。本文系统考察了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历史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并运用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所的《美国全国选举研究》(ANES)民意测验资料,分析了围绕环境正义问题的美国利益集团和政治意识形态冲突。同时,考察了其他一些国家的环境正义问题以及环境正义问题的国际延伸,即生态帝国主义和围绕环境正义的南北政治意识形态冲突。最后,探讨了环境正义和生态帝国主义议题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史国藩同志在《关于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涵义》一文(载《思想战线》1985年第5期)中不同意只把物质资料生产看作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他认为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本来就是将物质生产和人日生产都看作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一结论是从他自己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的有关论述的理解得出来的。这就是史国藩同志所说的人们“创造历史的三个因素”。他说:“创造历史的第一个因素是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生产;第二个因素是满足人们生活资料生产所需要的生产工具的生产;第三个因素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另外一些人的生命,即人口自身的生产。”他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这三个因素归结为“第一种生产”和“第二种生产”;恩格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追踪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和美国的历史、政治学科的相关学者追踪研究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拉美国家与美国关系的理论演进和思想路径;通过探讨从依附理论到新左派思想的理论演进和从传统左派到新左派的概念转换,说明拉美左派在新形势下的复兴是拉美国家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剥削压迫的必然结果,是不合理的中心—外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的内在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拉美新左派将领导拉美国家从与美国单极格局下的屈从关系走向建设全球多极政治经济关系中的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实体。拉美一些国家倾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也说明,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