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意识形态的学术分类,就是纯粹学理的分类,就是从意识形态生成和发展的不同的基础入手进行分类。根据意识形态为人们勾勒的不同的理想目标图景、提供的信仰或崇拜对象,大致可以区分为七种不同类型的意识形态。不同类型的意识形态具有不同特点的吸引力,可以满足人的不同的精神需求,从而形成了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诸家争鸣的现象。意识形态的学术分类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的传播是价值观的传播。它通过满足利益诉求、提供精神寄托、产生价值共鸣、形成情感认同等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得到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既遵循一般意识形态传播的规律,又有知识传播的特点。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揭橥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的主旨,满足现实社会各阶层群众在观念层面上对利益、价值、精神和情感的要求,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的内涵是对祖国利益的关心和维护。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既有共同性、继承性,又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对祖国利益的关心和维护不仅是一种思想观点,而且是一种行为模式,爱国主义应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体现出来。爱国主义必须顺应历史进步的趋势,在当代中国,热爱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90年代被企业经营管理者广泛接受和运用,并且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接受,成为一种价值观、发展观,成为一种民间思想精华,为“以人为本”上升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做好了准备。“以人为本”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新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6.
论党的开放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之一。历史经验表明,党的开放性与党的建设、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党的先进性、原则性等其他优良属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措施,是防止腐败的有效“防腐剂”。  相似文献   
7.
朱兆中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1期撰文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经历了更新与重构的曲折历程。邓小平提出了共赢——两头都受益的人民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和小康社会的目标,初步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江泽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政党的执政资源与执政成本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政党的执政资源,是指政党执政所必需的能量及其来源。政党的执政成本,是指执政党维持执政地位和政权运行而耗费的执政资源的总和。但是资源的利用和耗费也是一种投入,会产生收益。政党执政是一个“成本投入——收益产出”的过程。如果政党执政的成本支出超过了执政的收益,就是执政成本过高,资源积累就会减少,就会逐渐削弱政党执政的地位,潜伏并酝酿出执政的危机。因此,执政党都要努力降低执政成本。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抗日持久战理论在抗战进行了十个月的时侯创立出来,并不是偶然的。毛泽东创立这一理论的主要的主客观原因是:红军战争的经验教训;抗战初期党内外关于持久战的思潮;抗战十个月的经验和教训;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其中,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抗日持久战理论的灵魂。正是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才使得实证的经验上升成为理论,才能透过表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才能使持久战理论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