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义历来是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但其从来都不是空洞和抽象的,需要用具体的方法和标准对其进行诠释和分析。在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今天,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对金融监管法的正义性价值目标进行分析和诠释,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体系,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意义深远。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方面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法进行分析,以促进我国金融监管法正义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2.
李晗 《当代法学》2016,(4):118-127
大数据时代,数据被收集、分析,成为决策判断的基础,数据的价值不可估量,用户的信息和资金均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网上银行,一旦被非法窃取,将对用户信息和交易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因而,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义务,设定最低信息安全技术标准是最基本的途径.规定网上银行对用户信息的使用规则,可以防止网上银行滥用用户信息.明确网上银行承担的责任能够防止网上银行将信息安全保障义务转移到用户身上;完善交易安全保障义务,保护交易安全,首先应保障电子合同的安全.采用有效的认证方式是保障交易安全的必要防线.区分经授权和未经授权电子资金划拨,能够减轻用户资金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监管立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晗 《前沿》2010,(7):87-91
随着金融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快,金融创新的日益活跃以及金融自由化思潮发展的影响,国际金融业呈现出高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尤其是为了应对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监管立法面临着挑战和变革,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晗 《学理论》2012,(29):66-68
重点梳理了国家与社会框架的新进展———"社会中的国家"方向的中国农民工研究。该方向试图摆脱社会学传统的结构与行动的二元对立,引入的"策略分析"对政府和农民工的自组织行为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党的总任务和组织工作的新特点,为组工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组工干部要快速适应新要求,大跨步地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发展,提高素质和能力,适应新时期组织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一群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60年前,我们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野战工兵团的文艺宣传队员。虽然这个宣传队只存在了一年零九个月,没有什么广为歌颂英雄壮举,也没有什么令人称道的丰功伟绩,但我们为做好部队的文艺宣传工作,赢得战争的胜利,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那是我们青年时代最激情、最壮丽的时段,是我们人生最生动、最坚实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九大高校,联袂举办的第18届“融融校间情”晚会在武汉纺织大学隆重上演,千余人的演播厅座无虚席,晚会高潮迭起,现场气氛一度爆棚。  相似文献   
8.
2001年6月,财政部出台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直接依据和基本尺度。从当前情况看,大多数事业单位在内部会计控制上采取了一些严格措施.成效较明显.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弊病。把产生弊病的原因分析出来.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性格是以青年为代表的,一个时代的心理是以青年的心理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旋转运动的信息社会,新的知识、信息、思想覌念,社会现象,社会心理等,纷至沓来。因此,我们在“四有”敎育时,有必要认真而系统地研究现代青年在改革和开放中的社会心理,根据其不同的社会心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敎育,达到最佳的敎育效果。本文试图以宏覌概括和微覌分析的方法,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剖析当代青年的不同的社会心理层次,以及各层次的实质、特点、形成原因,对我们“四化”建设的影响等方面,指出我们在进行“四有”敎育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为各级领导提供较为准确的决策软件。  相似文献   
10.
“引咎辞职”制度化的意义与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引咎辞职"已经成为引起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虽然引咎辞职制度的"本土化"发展尚存在一定偏差与误区,然而,从另一个侧面,人们清楚地看到这种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有助于改变权力定位,增强领导者的责任意识;有利于人事考核科学化,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有助于塑造良好政府形象,推动建立"以人为本"的责任政府.中国需要"引咎辞职",引咎辞职制度是政治文化和行政伦理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