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勇  李盛平 《江西政报》2009,(2):F0004-F0004
2009年1月23日,省政府办公厅召开全厅年终总结暨机关效能年活动动员会。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谭晓林出席会议并作了总结和动员讲话。谭晓林指出,2008年办公厅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2009年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严格落实责任,抓好工作落实;要认真开展机关效能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即将深入展开的政治改革,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我国政治生活中极其重大的事件,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党和民族的前途,也直接决定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命运。 (一)政治改革的必然性 1.政治改革是党和人民批判“文化大革命”的必然结果。十年动乱的冷酷现实,促使我国人民进行历史性的反省和总结,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究竟是个别领袖人物意志的产物,还是由更深刻的原因造成的?人们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固然与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封建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 1922年到 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作为当时世界革命的指导中心,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但也有一系列失策和错误。  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它是继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之后,由列宁领导成立的又一个世界革命组织。第三国际是世界革命形势发展的产物。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围绕革命和战争的问题上,各国革命党人发生了深刻的分化。以考茨基为首的德国社会民主党逐渐堕入机会主义的泥坑,被他们把持的第二国际也变成了机会主义的大本营。而以列宁为代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