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形成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农民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解决"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意旨。农民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新农村建设中应科学定位农民角色: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农民主体作用缺失的现状让人甚忧,需积极探索农民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合理路径,只有农民真正地自主性参与才会使新农村建设富有强大而持久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凝聚民心的思想策略内涵丰富,成功实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价值、制度整合和资源整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树立清廉为民的党员干部形象、公正共享的社会资源分配理念等是毛泽东凝聚民心的主要策略方法。毛泽东凝聚民心的思想策略方法启示我们,要切实贯彻"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提高党治理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和实践水平,持续推进深入民心的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中共主办或新办的报刊杂志以及一些进步人士创办的报刊杂志,都纷纷刊登介绍中国共产党主张、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文章。195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日前后,全国的报刊杂志更是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热潮。其中最重磅的文章是《人民日报》1951年6月22日增加版面刊登的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以及1951年7月1日出版的《学习》杂志初级版第1卷第6、7期合刊发表的《学习》杂志初级版资料室编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国共产党简史》,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目标 ,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赖于农民市民化的成功转变。农民市民化之于全面小康而言 ,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必然取向 ;是维系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 ;是发展先进文化 ,改造落后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